明珠号

42岁大哥每天吃“1菜”,不幸瘫痪,医生:常吃等于“自残”骨骼,趁早扔

2021-12-01 19:14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40岁以上的人群,应该每年去医院检测一次骨密度,特别是更年期绝经后的妇女,更应该重视起来。

骨密度是骨矿物质含量的一个名称,反映骨量或骨质洗漱程度、预测发生骨折风险的一个标准。

骨密度:-1≤T≤1,骨骼健康,但要防患于未然,生活中要注意饮食习惯

骨密度:-2.5≤T≤-1,骨量在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极大,及时预防

骨密度:T≤-2.5,患上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尽快就医

怎样预防骨质疏松?

1.为骨骼补充营养元素

年龄的增加和不规律的饮食,都是导致骨骼发生病变的原因,平时不仅要注意饮食健康,也要为骨骼及时补充钙质,甘甲密骨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骨胶原蛋白肽,可以为骨骼补充胶原蛋白,促进骨骼细胞的活性和发育,并且可以修复受损的骨组织,保证骨骼结构完整性,减缓骨骼的老化。

乳酸钙,是一种具有可溶性的有机钙质,非常适合骨骼吸收利用,充分满足骨骼对钙质、矿物质的需求,防止骨骼缺钙。

还有维生素C、低聚果糖等物质,作为辅助物质,可以提升骨骼的韧性和免疫力,减少病变,并且可以帮助骨骼吸收养分。

想要养成健壮的骨骼,那就坚持每天补充2-3粒甘甲密骨。

2.积极运动

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患者,可以保持适量的运动,来维持骨量和骨骼健康。医学杂志《柳叶刀》表示,适合中老年人群的最佳运动,或是挥拍运动。

因为在进行挥拍运动时,全身多部位骨骼联合运动,带动肌肉牵扯骨骼,锻炼韧性和灵活性,并且促进身体血液的循环,辅助骨骼吸收养分。

比如打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都是挥拍运动,但一定要有节制且规范地运动。

(39健康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