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K悦听|冬至昆明:温暖如春 祈望新年

2021-12-21 13:01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点击聆听

先说一个云南的歇后语谜底——不冬不年。这是云南人形容一个人办事、说话迟疑不决,不利落,也形容一件事做得拖泥带水,后患无穷。它的谜面是:“夏天吃汤圆”。现在,汤圆一年四季均可食,云南人便省去谜面,直接说谜底。

由此可见,云南人到了冬至节令和过春节,都要吃汤圆。那么,冬至节令,云南人除了吃汤圆的习俗外,还吃什么?昆明、曲靖、玉溪、大理等地,冬至节令还吃馄饨。这和北方地区的风俗一脉相承,北方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习俗。云南人称馄饨为“水饺”,著名的风味小吃“饺掺面”的“饺”,就是指的“馄饨”。不止冬至节令吃,平时也吃,和汤圆一样。只不过,冬至节令必吃这两种食物而已。

馄 饨

在著于清代的《三异笔谈》中,作者提到他在昆明和玉溪等地看到,云南人过冬至节令的吃食,有“云吞”。云吞,是广东人的叫法,就是“馄饨”。四川人称“馄饨”为“抄手”,湖北人称“包面”,而江浙一带和北方,都叫“馄饨”。云南人则称为“水饺”,但容易和饺子的水饺混淆,殊不知,饺子和馄饨,在形状和饺皮的厚薄上,区别很大,所以,大多数人还是称为“馄饨”。

史书记载馄饨这种食物是南北朝时期就发明出来了。它何时传入云南,已无从知晓。明朝,大量江浙军民迁入云南,也把馄饨这种食品带到云南。到了清晚期,“饺掺面”这种小吃就很普遍了,一些大菜馆诸如云生园、义和园、海棠春等滇菜馆,在卖米线、面条的同时,也卖“饺掺面”,且以卤味居多。这个“饺掺面”的“饺”,就是“馄饨”。云南人还有一道酸辣饺,也是指酸辣馄饨。酸辣饺的口味较重,酸醋、酱油、油辣子一应齐全,有的还要加胡椒。不习惯的人,吃一碗下来,脑门辣得冒汗、嘴里辣得“嘶嘶”直吸气。

“冬至上坟、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就已形成。冬至日老昆明人要捣糯米揉面,炒馅料包汤圆,还要挑着炊锅去上坟,拜祭完后就烧起炭火煮炊锅吃。不过拜祭这习俗已经不复存在了,只徒留每年冬至吃汤圆这一习俗。

现如今,每年冬至,昆明人还是有扫墓的风俗。扫墓,老昆明人叫上坟,为什么叫上坟呢?俗话说,祖坟葬得高,视野开阔,风水好,子孙后代兴旺发达!因为祖坟和亲人的坟墓在山上,扫墓要上山,所以叫“上坟”。

冬至在唐宋时期,则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去世的父母尊长祭拜,除了各家祭拜自己直系祖先之外,凡有“祖祠”、“祖庙”的,就要合族举行祭祀典礼,称为“祭冬”或“祭祖”,其仪式隆重,祭后盛宴族人,深具敦亲睦邻功能,逐渐延伸为冬至扫墓。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春之先声也

寒冬虽然渐行渐近

但在呼啸寒风中

依稀可以听见

春天的脚步隐隐传来

就让我们在这美好的冬日里

总结一年的收获

迎接新年的到来

来源:人民日报、彩龙中国、新浪博客

策划:李颖

制作:何皓

编辑:李雪

责编:刘宇

来源:无线昆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