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靶点新冠重症药物在欧洲开展临床试验治疗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一种名为STC3141的小分子药物通过抑制组蛋白的全新机制,有望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该药物日前在欧洲完成了II期临床试验所有患者的入组给药。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麻醉与危重病医学研究所所长姚尚龙教授团队通过动物试验研究进一步表明:STC3141可抑制机体过度的炎症反应,降低大鼠急性肺损伤,显著改善肺氧合。
全新靶点治疗重症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体内过度活化的炎症反应是造成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死亡的根本原因。和激素以及功能支持系统不同,新药物有全新靶点——通过中和胞外组蛋白阻断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产生,抑制过度活化的炎症反应。
姚尚龙介绍,病毒进入机体被免疫系统识别,从而引发旨在清除病原体的炎症反应,导致免疫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之间的正反馈机制过度激活,不断导致粒细胞产生胞外诱捕网,在杀伤病原体的同时对自身的组织器官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导致器官衰竭,例如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继而造成死亡。
因此,遏制住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将成为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关键。
研究发现,胞外诱捕网是中性粒细胞(白细胞的一种)释放的解聚的丝状DNA以及大量颗粒状的蛋白物质有关,其中70%以上为组蛋白。
临床研究也表明,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体内可以检测到胞外组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因此,作为组蛋白抑制剂,STC3141可直接中和胞外组蛋白的毒性作用。
STC3141抑制剂由湖北企业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研发。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组蛋白不仅直接损伤内皮细胞、红细胞,还会激发其他的中性粒细胞产生胞外诱捕网,继续释放组蛋白,形成恶性循环,因此,STC3141还发挥了抑制炎症反应的过度活化,纠正微循环障碍,恢复器官功能的作用。
STC3141通过中和胞外组蛋白并抑制中性粒细胞诱捕网的形成来逆转机体过度免疫反应所造成的组织器官损伤,可用于多种重症疾病,如脓毒症和ARDS等临床上死亡率高而缺乏有效治疗药物的疾病。该创新产品在临床前阶段的相关研究结果已于2020年2月发表于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因此,采用组蛋白抑制剂进行治疗,有望开辟出抗病毒治疗路径之外的治疗新冠重症的新方法。
五国开展临床试验研究,最快6个月后出结果
据介绍,在欧洲开展的STC3141治疗COVID-19感染重症肺炎的IIa期临床试验于2021年4月在比利时获批临床,旨在研究和评估药物在治疗因感染COVID-19所引发的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安全性、初步有效性及最佳给药策略,积累更多数据综合评估后期临床试验的风险和效益,以加快产品的全球开发进程。该临床于今年5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并于9月和10月接连于波兰、英国获批临床,12月完成了所有患者入组给药。STC3141临床研究报告预计将在未来6个月内完成。
资料显示,STC3141还于2020年5月在澳洲获批开展用于治疗脓毒症的Ib期临床研究,并于2020年12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网站显示,STC314注射液已经通过了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可开展Ⅰ期临床试验研究。

远大医药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3月,STC314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开展Ib期临床研究,已经于10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但由于国内新冠,重症患者较少,临床试验进展较慢。
据介绍,这一First-in-class创新药截至目前分别在中国、澳洲、比利时、英国、波兰三大洲五个国家,针对脓毒症、ARDS、COVID-19重症肺炎、COVID-19引发的ARDS四个适应症上获批临床。
编辑:张爽
审核:朱丽
来源:科技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法 判了!60岁老汉“人兽交”母羊致其惨死,下狱6年
-
医 做饭方式不对,也会招来癌症!4种做饭习惯,对健康百害而无一利
-
医 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最好?早上洗还是晚上洗?
-
腾 常喝牛奶和不常喝奶的人,真的差很多!后悔知道晚了!
-
腾 菊花周围的毛毛能刮吗?5个人体冷知识,你肯定不知道
-
人 晨起喝水=喝细菌?晨起第一杯水应该怎么喝?或许很多人都喝错了
-
腾 枕头高点好,还是矮点好?大部分人都睡错了!
-
人 “性生活”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5种,生活中别太开放
-
人 冬至后15天,苹果和它煮水吃,血管通,气色好,常喝胜过喝药~
-
人 医生提醒:老年人经常补充这4种营养元素,或有益于身体健康
-
人 主食吃红薯不如吃它,它是“天然肠道清道夫”,便宜又营养
-
工 注意!米、面、油开封超过这个时间,赶紧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