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的年夜饭“生意经”

2022-01-21 09:13 来源: 人民资讯

1949年,《大风报》观察乐上海酒楼代办年夜饭的情况,文章称上海城市居民“近两年的年夜饭,大抵非出家厨,而假座酒楼代办”。年夜饭也是寻常日子里难与西餐馆媲美的上海中餐酒家“逆袭”盈利的优势区间。1949年,《飞报》一篇评论指出:“每逢春节,西菜馆终是提早闭炉。吃西菜不如围坐着吃中菜那样闹猛,中菜馆的停炉,日期终在除夕以后”。

为何上海人会让年夜饭“走出家门”?除却物价原因,近代上海城市“人多地狭”的空间特质,以及上海市民追求便利的城市化生活习惯影响匪浅。1933年,冠生园饮食部的年夜饭宣传单剖析了上海家庭自办年夜饭的诸种弊端,分析精准透彻:“偌大一个上海,人烟稠密,寸土缣金。倘在自己家里或店里举办起来,有下列三种的不方便:人手不敷应用、采办颇多麻烦、房屋不够盘旋”。

1929年的年夜饭漫画

莫以为老上海酒家年夜饭的“生意经”,只是靠一个“简便”投机取巧。上海市民的味蕾,放眼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细腻、挑剔。倘若菜品寡味无奇,年夜饭这部“生意经”无疑念不响。纵观老上海餐饮店的年夜饭,粤菜、甬菜、京菜、淮扬菜应有尽有。各家酒楼都使出十八般武艺,以期食客青睐。

菜品设计自然是第一位要务。老上海的年夜饭有两类主要形式,一是“盆碗桌菜”。1939年,龙华路乾隆饭店以“故宫异味”的招幌开列年夜菜单。冷菜有一品鲜果、四冷花相,热菜是四鸳鸯炒、五大整菜、鸡绒鱼翅、香酥肥鸭、乾隆棋蹄、白雪童鸡、干烧活鲫,主食配了二色细点,道道诱人。

老上海的另一种年夜饭采用火锅热涮,寓意红火吉祥。1940年代,唐家湾太和园的年夜饭提供菊花火锅、品锅、暖锅等多档涮锅,配菜更是“豪横”,虾仁、鸡丁、猪排、冬笋、鱼头、全鸭,“海陆空”食材一概冠上“大盆”的威名,为宾客来年的丰衣足食“讨彩头”。

1910年“上海请年酒”漫画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