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抛荒地”变“致富田”
本文转自:北青网

旋耕机在田里耕地。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兴诚 通讯员 梁华 李平 怀化报道
近日,在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寨牙乡地卢村,金杉沟种养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基地呈现出一派春耕生产繁忙的景象,社员们正驾驶着“铁牛”驰骋,努力实现“抛荒地”变“致富田”的目标。
“去年村‘两委’带领合作社复垦抛荒地112亩,生产出来的无公害稻米产量高、品质好,成了客户的‘放心米’,村集体在粮食生产中也获得了1万多元的收入。同时解决了村里留守劳动力就业难、收入低的问题。”地卢村党支部书记、金杉沟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爱林高兴地说。
今年,地卢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拓宽思路、主动出击,结合春耕生产和抛荒地整治,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鼓励群众把抛荒土地流转给村集体合作社进行集中耕种。目前合作社流转复耕土地面积达到220亩。预计生产粮食10万公斤,村集体可实现收入2万元以上,同时带动26名当地农民就业。
今年以来,靖州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按照“稳水稻、扩旱粮、增加复种、遏止抛荒、减少非粮化”思路,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安排专项资金1300万元,以奖代补提高耕地抛荒治理积极性,动员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对抛荒耕地进行复垦复种,着力解决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抛荒耕地全面“清零”。同时鼓励、扶持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和粮食经营主体流转抛荒耕地从事粮食生产,开展“代耕代种”服务,从而壮大集体经济,有效破解“谁来种地”“谁来经营”等问题。
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靖州今年将围绕实现粮食生产面积31.3万亩、产粮14.1万吨的目标,调整种植结构,扩大种植规模,力推0.7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稳粮提质,促进土地增效、农民增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全 吃方便面,到底好不好?别再轻信“谣言”,医生告诉你实情
-
焦 3对年轻男女深夜小树林里“玩游戏”,结果迷失方向,网友:荒唐
-
肿 装菜的“塑料袋”放进冰箱,等于慢性自杀,会致癌?实验揭晓真相
-
科 丈夫出轨小姨子,妻子崩溃:你就不能换个人吗
-
肿 苹果是抗癌之王?“一天一苹果”真的能降低癌症风险?真相来了
-
英 瓜子脸辣妹却有个巨大啤酒肚?这英格兰妹子靠惊人反差火了
-
大 “垃圾食品”排行榜!方便面排倒数第一,辣条排第4,建议了解
-
身 男子旅馆内嫖娼,却嫖到自己老婆,双双被罚
-
九 购买150份扣肉打假人再发声:卖房卖车都不撤诉,这个钱必须要,愿意捐给有需要的人
-
治 头发刚洗完就变油?提醒:多半是你做错了这5件事,导致头发油腻
-
英 美国情色片之王,偷拍性侵大学生狂赚上亿:我帮她们释放天性
-
历 丈夫发现女儿非亲生,逼问妻子,妻子:租客太多,不知道是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