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嘉祥:麦收减损增收益 颗粒归仓保丰收

2022-06-09 16:29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风吹麦地千重浪,又是一年夏收时。在山东省嘉祥县仲山镇陆庄村的农田里,一台台联合收割机穿梭往返,“吞”进沉甸甸的麦穗,“吐”出金灿灿的麦粒,转眼间,一亩亩小麦已然收割殆尽。

“作业前,要做好机具维护与保养,保证机器作业不出故障。作业时,要根据田地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速度、割幅,这些都是减少收获环节损失的关键。”看着一台台收割机将麦粒倒入货运车中,这片麦田的“主人”张祥格信心满满地说:“我这流转230亩的小麦,今年产量很好,亩产能达到1300斤左右。”

“受去年汛情影响,我们县里的小麦平均播期比往年拉长了10—20天。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在增收,为了弥补晚播的不足,前期我们通过增加播种量、追肥、一喷三防等管理方式弥补损失。”嘉祥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孙玉强说,目前小麦已经进入收割阶段,为进一步挖掘机收减损潜力,农技部门对全县13个镇街机收损失率进行不间断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叫停、整改,确保颗粒归仓。

机收减损工作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麦收以来,嘉祥县农机服务中心安排技术人员走进田间地头实地查看情况,现场指导机械化作业技术。在确定适宜收获期前提下,指导农机手根据作业面积选择合适机具,针对不同地块调整作业路线、作业速度和作业幅宽。及时帮助农机手调整割台、滚筒等关键部件作业状态,严格按照作业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作业,最大限度降低收获环节损失。

“咱们的收割机在作业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作业参数,根据自然条件和作物条件的不同及时对机具进行调整,使联合收割机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机收损失,提高作业质量。”6月7日,在嘉祥县孟姑集镇杨庄村的田间地头,嘉祥县农机服务中心生产科副科长苏保涛正在趁着作业间隙向农机手宣传有关小麦机收减损方面的技术和知识。

“以前为了赶进度就让收割机抢收,没有注意那么多细节,现在通过技术指导,尽量白天收割,调整割台高度,控制收割机速度、喂入量,不强抢进度。”前杜村村民岳耀峰笑着说,通过控制机器,自己每亩地能多产10斤左右粮食。

麦收喜悦之时,如何存储是困扰农民的一大难题。嘉祥县满硐镇乡情合作社粮仓外,合作社负责人徐小占现场点击按钮,仓外通风口打开,“我们的仓库里面有温度、湿度传感器,仓库温度过高就会进行报警提示,我们就会打开通风口,下降温度。”徐小占介绍,以往农民收完麦子直接放在家里,天气潮湿或者温度过高就容易导致粮食损失。

“以前粮食放在自己家里,阴雨天容易受潮发霉,现在好了,收完之后直接拉到合作社烘干统一低温储粮,省事还安全。”满硐镇北吴村村民吴守荣笑着说。

“除了综合运用机械通风控温储粮外,我们还通过非储粮化学药剂防治,推动绿色储粮和生态储粮,确保库存储备粮品质良好。”徐小占介绍,在出入粮作业时,会选择合理的作业时间和作业方式,避免极端天气时开展作业,出入粮作业现场残粮及时清扫、颗粒归仓,减少车辆和机械设备碾轧、撒漏等作业损耗。

连日来,嘉祥县全力以赴,调配联合收割机2100余台,做好机械检修保养服务,让机械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减少粮食损失;合理调配机械,成立13个应急服务队,满足各时段各镇街麦收作业需求;做好多部门联动配合工作,制定应急预案,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小麦成熟一块收割一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