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硒城街道:榆黄菇带来好“钱”景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近日,走进硒城街道城西村开阳兴民种养殖场,村民刘明楷种植的5万棒榆黄菇迎来丰收,一簇簇金黄色的菌朵,散发着菌子独特的芳香。
刘明楷是开阳县一名土生土长的开阳人,前些年常年在外务工。后因受伤回乡养病,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电视上看到人工虫草种植,于是前往广西学习虫草种植技术,学成归来后便开始了自己的虫草种植路。但由于地理环境、技术资金等因素,最终导致虫草种植失败,这无疑给刘明楷当头一棒,使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但他并未因此放弃,随即利用现成的种植设备和家里仅有的3000元钱,自学种植榆黄菇,而后获得政府1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鼓励支持。如今,基地里共有3个大棚,除了种植榆黄菇,还种植了香菇。

刘明楷手里捧着刚采摘的成果喜笑颜开。
说起今年的收成,刘明楷算了一笔账:“今年基地里共种植榆黄菇5万棒,从3月份开始采收,采收期一直持续到9月份,每棒产量达到4.5斤左右,预计可生产榆黄菇鲜品22.5万斤,预计产值将达100余万元。采收后的榆黄菇,主要供往修文县扎佐物流园。”
榆黄菇,形式伞状,色泽饱满,菌丝柔美,因为全身呈现金黄色,人们又称之为“黄金菇”。榆黄菇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既具味道鲜美、香味浓郁的食用价值,又具有滋补养身的药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刘明楷正打理着基地里的菌菇。
“种植菌菇投资小,见效快,收入也不错,又是在自己家门口,种着家乡的地比在外面打工更踏实,更有成就感。”刘明楷信心满满地说。
回顾自己返乡创业以来的坚守,加上当地政府的支持,刘明楷的心中多了一份坚毅,肩上更是多了一份责任,更加坚定了创业的决心。他希望在自己收获成功、实现梦想的同时,也能让乡亲们增收致富。

刘明楷正打理着基地里的菌菇。
每到榆黄菇种植和采收的时节,刘明楷就会招收村里的村民在种植基地帮工。“受疫情影响,村民们没法外出打工,种植基地离家近,既照顾了家里,又增加了收入,还增强了我发展种植榆黄菇产业的信心。”刘明楷高兴地说。

基地里长势诱人的榆黄菇。
谈到今后的发展,刘明楷希望将自己掌握的技术全部运用到菌菇种植中,扩大基地发展规模、拓展产业链,把绿色健康的“黄金菇”送到更多人的餐桌上。(图/文 陈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海 健身教练每天逼90岁母亲做运动:早晚走3公里 还要踢拳做操
-
小 女人长期佩戴“金手镯”,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医生说出实情
-
会 演员李心艾暴瘦110斤!近照瘦出锥子脸,肩膀突出全身无一点赘肉
-
人 暴雨天连接3例脑动脉瘤患者,专家:天气剧烈波动影响情绪易发病
-
猫 73岁王微微带女儿看球,穿紧身裤秀“竹竿腿”,和女儿并排如姐妹
-
人 流感优势毒株转换、人群免疫水平较低…… 专家解释为何海南近期流感高发
-
儿 这种“鲜奶”喝不得!容易感染细菌不说,严重的还会影响发育
-
人 安徽太湖:患者亟需救治 医护挽臂献血
-
腾 吃叶黄素对眼睛好?确实有点用,但别期望太高
-
小 男性出现尿颤是怎么回事?
-
会 超模何穗穿紧身短裙秀身材,背后镂空一大片,肩膀上蚊子包太抢镜
-
人 实用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杞县送“技”送“资”到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