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小贴士:退烧药“一药难求”,抢购时却要警惕皮肤过敏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贺林平
眼下,广大市民正遭受第一波“阳流”冲击,为以防万一,街坊们纷纷抢购、囤积感冒药,不仅将全家老少的感冒药都妥妥的准备起来,还不管三七二十一将所有种类能抢到的退烧药通通收入囊中,一副“万事俱备,只等感染”的架势。
殊不知,这样的盲目囤药,不仅可能让其他更需要药物的市民一药难求,还可能给自己挖一个皮肤过敏的“坑”。

当前的新冠多属于奥密克戎毒株引起的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症状为发热、咽痛、肌肉酸痛、咳嗽等等,除了休息和多饮水之外,俗称“退烧药、止痛药”的解热镇痛药,似乎已经成为了减轻症状的必备之药。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谢阳 、主任医师万苗坚等提醒,理论上所有药物都有引起皮肤过敏的可能,但解热镇痛药却是临床上引起药物性皮炎最常见的药物之一。
“可能由于对皮肤过敏不太了解,近日来皮肤科门诊由该类药引起的药疹(药物性皮炎)患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虽然大多数药疹都是轻型药疹,但是如果不能早期识别并继续服用致敏药物,也是有可能会诱发危及生命的重症药疹,以及合并肝肾等内脏损害。”他们说。
那么,面对琳琅满目的退烧药,应该怎么避免药物过敏的发生呢?两位医生给出了以下几个小贴士:
1、没有过敏史的朋友,优先选择以前经常吃的一种退烧药,如果既往曾经使用过2次以上的药物,一般来说引起药物过敏的可能性较低。另外,用药方案尽量简单,不提倡同类药物合并使用,比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属于解热镇痛药,只需要选择一种即可;抗病毒口服液和板蓝根颗粒也属于同类药物,也不需要都一起“干”了。
2、曾经有过药物过敏的朋友,就需要特别的注意了!尤其是曾经发生过退烧药过敏的病人,再次服用同类或者相似结构的药物都可能马上发生药物过敏反应,建议尽量不要使用,或者先使用其他不过敏的药物,必要时互联网医院咨询或者就诊,而且就诊时必须清楚地告知医生既往的用药情况和过敏表现。

3、早期识别:也有很多不清楚自己有无药物过敏史的病人,或者明确过敏体质但不曾发生过退烧药过敏的病人,这时候应注意在口服退烧药的过程中早期识别药物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药物性皮炎通常有个潜伏期,意思就是吃药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皮疹。潜伏期长短跟药物性质有关,要是以前从没有使用过该致敏药物,潜伏期可能是几天甚至一周;但要是以前曾经使用过1次该致敏药物,潜伏期可能短至几个小时。因此,在服药后的一周内都应该警惕有无药物过敏的情况!
4、早期处理:一旦服药期间遇上了突然出现的皮疹,一方面需要引起警惕,另一方面也不需要过于惊慌,因为大部分药疹都是轻型药疹。这时马上停用可疑的药物,并且最好也不要服用其他药物,以防止交叉过敏或者多价过敏(就是除了致敏药物以外,有类似结构的甚至以前不过敏的其他药物这时也可能加重过敏);同时适当增加饮水,促进体内剩余的药物排泄;如果瘙痒明显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外用药物的选择与皮疹形态密切相关,需要医生指导,所以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表现或者退不下去的高烧,还是建议到医院就诊的。
5、倡导科学用药:①新冠是病毒感染,大多数情况不需要合并使用抗菌药物,所以家里的头孢菌素可以都先收起来;②38.5℃以下的低热和中热通常可以通过多饮水缓解,除非感觉非常糟糕,否则可以不用着急吃退烧药;③服药前仔细通读说明书,按剂量和时间间隔口服。解热镇痛药起效时间长短不一,不要一时心急就自行加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澎 老人感染新冠症状和年轻人一样吗?阳了不发烧会更好?专家回应
-
小 阳了以后要忌口,少吃发物,多吃3种食物,建议参考
-
第 张文宏:尽快提升60岁以上老人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至90%
-
每 收藏!新冠防治必知的40个知识点
-
人 实用转存!转阴后的咳咳咳和痛痛痛怎么办?
-
小 感染新冠康复后,心跳会容易加快,与什么有关?一文了解下
-
澎 张文宏谈新冠易感人群防护:新春是个坎儿 居家监测有四个标准
-
康 推荐冬瓜海带醒酒汤,可以解酒,快来学习做法吧
-
中 网传服用布洛芬或导致死亡?专家解读
-
小 高血压人群,喝酸奶可以降血压?一文了解清楚
-
冰 一场冬天里的“血液保卫战”
-
小 紫薯比红薯的营养价值更高吗?一文揭开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