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尽快提升60岁以上老人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至90%
如何保护老人这一脆弱群体?疫苗接种仍是最关键、最有效的做法之一。
“目前,全国面临数亿人新冠感染的巨大挑战。长远来看,病毒的变异是否会造成一定的免疫逃逸正在引起广泛关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2日晚间的一场“新冠合并基础疾病重症患者的规范治疗系列培训”上表示。
日前,上海一项医学研究称,随机采集于2022年11月23日至12月22日的新冠患者样本,经基因测序确认30个已知奥密克戎亚型毒株;而正在美国流行的XBB、XQ亚型毒株则被科学家认为有强“免疫逃逸”能力。
病毒变异是否会造成对已有疫苗的逃逸?张文宏称,2022年以来,团队通过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非常快,同一个时间节点内病人身上的病毒亚群就非常多(有超过20%的亚群和主要亚群不一致),这就意味着,在疫苗接种、群体免疫之后,这些突变点、或者有可能逃逸的亚种就不断地被筛选出来。
“当前,国内是以BA.5或BF.7为主的毒株,如果已经感染过BA.5或BF.7的话,这一波后我们会平静一段时间,后续则有可能会变异出现一小部分如XBB、BQ.1之类的新的亚型。”张文宏说,目前为止,从抗原漂移、表面基因发生突变、人群存在不同程度预存免疫等特点来看,新冠属于小变异造成的季节性流行。
如果疫苗注射、群体免疫会存在上述逃逸的可能,那么接种是否还有用?
张文宏表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已经明确,无论是什么亚型的奥密克戎毒株,总是能发挥一定的交叉免疫,“因此,新冠疫苗的全程接种就是一个非常确定性的保护因素。”
张文宏说,以上海2022年上半年情况为例,“当时是BA.2的毒株,经过对定点医院重型病人分析后发现,注射过新冠疫苗的病人其调整后的危险度(优势比)可以下降到0.214,也就是说,对于重症的保护率可以达到78.6%。因此,交叉免疫虽然不能阻挡病人感染,但对重症有非常确定的保护作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