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身成市民假期生活“新标配”
本文转自:南昌日报

市民在打羽毛球
□本报记者 万敏/文 成奔/图
1月17日下午4时,记者来到南昌经开区的雷公坳文化体育产业园东区,看见许多市民在这里运动健身。
“过来,我们在这里!”在网球馆内,张言静一手拿着网球拍,另一只手挥动着向不远处的好友打招呼。“平时学习都很繁重,没有时间练球,只能利用假期时间来提高球技。”张言静说,节假日期间,身边不少朋友都在运动健身,已经成为了假期的“新标配”。
走出网球场馆,记者来到卡丁车馆,工作人员正在对“车手”进行“专场”安全培训,并签订《安全责任书》。随后,大家佩戴好头盔,身穿防撞背心,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有序在起点排队。
市民胡磊是一名卡丁车爱好者。他告诉记者:“驾驶卡丁车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和灵敏度,还能对大脑、眼睛、手脚及身体其他部位进行很好的锻炼,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娱乐活动。8分钟的体验下来,整体感觉非常好,能尽情享受速度与激情。”
除了东区的网球馆、羽毛球馆和卡丁车馆,西区的马术也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热爱体育运动的市民。
在一朵青云马术馆,只见训练场上,一个个“骑士”戴着黑色的头盔、身穿黑色马甲,坐在马背上“策马奔腾”,享受着驰骋的快感。
据了解,雷公坳文化体育产业园引入了江西首个城市中心专业室内马术俱乐部一朵青云,该馆内拥有20匹进口马匹、10名内蒙古马术省队教练团队,设有国际标准马房和纤维场地,打造了“家门口的马术俱乐部”。“能在这么好的场地运动,对于我们马术爱好者来说是件非常幸福的事,现在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通过马术运动来庆祝春节,越运动越健康。”马术爱好者杨静怡说。
记者了解到,雷公坳文化体育产业园占地207亩,其前身为江西省第一个高速公路服务区雷公坳服务区及相关配套楼宇。随着雷公坳文化体育产业园改造升级,园区得到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门类日益丰富,产业特色更加鲜明。园区以文化和体育产业为主导,集运动健身、文化展示、文创办公、休闲娱乐、服务配套等功能于一体,规划了运动健身场馆区、文化创意集聚区、实景娱乐互动区、休闲配套服务区四大功能板块,打造了十个江西首创项目,引领江西的文化体育新地标。
“我们打造了江西首个全要素、多业态、开放式、市场化的室内运动场馆集群,集合马术、游泳、卡丁车、滑步车、乒乓球、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棒球、垒球、舞蹈、健身等20种运动业态,覆盖逾2万平方米40片全室内场馆。”雷公坳文化体育产业园相关负责人朱江珍表示,目前,园区入驻企业近50家,带动就业1000余人,年营业收入超过4亿元,年接待超过50万人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