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南京小店里的“反向团圆”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苏频道

朱道琴正在烫羊肉汤。人民网 马晓波摄
砂锅、煎饼、牛肉面……腊月廿五早上6点,南京玄武区红庙老街的店主们就忙活开了。
做羊肉汤生意的李长春起了个大早,“一锅羊肉汤起码要熬制4个小时,第一波客人不到中午就会来。”起火、下料、盛汤,再撒上葱花,老李对这套“规定动作”早已得心应手。从顾客点单起算,烫一碗羊肉汤平均用时不到5分钟。
下午2点,老李的小店依然有不少顾客。“老板,为啥你们家不做外卖?”忙着上菜的“老板娘”朱道琴顺口解释:“羊肉汤不趁着烫吃就没那个味儿了,做外卖砸招牌。”老李也跟着说,第一时间给客人端上桌,是他们家口味和口碑的保障。
这是一家夫妻店,老李是河南信阳人,1997年便和妻子朱道琴一起到南京打拼。在红庙这间20平方米不到的小店,两口子冬卖羊肉,夏做龙虾,终于在南京站住脚、安了家。
让李长春最踏实的,儿子在自己身边上学,女儿已经上大学。不久前,他特意把老娘接了过来。今年过年,一家人就在南京团圆。
留下过年的还有“90后”谷生宝,去年10月他在红庙盘下一个店面,开了家“小马牛肉面”。“店面刚开张不久,春节我和媳妇、孩子就在南京过了。”
不远处的南湖炸串门店,“80后”孙平一会儿忙着查看外卖单,一会忙着照应前来买串的客人。孙平是安徽人,现在和哥哥一起打理店面。这个寒假,还是学生的儿子和侄女也来了,店里热闹而欢乐。从只身一人到一个大家庭,红庙见证了她和家人的奋斗。
红庙是南京有名的美食街,又位于市中心,白领、游客集聚。近些年,当地从餐饮污染整治到餐饮特色打造,按照“一店一招”理念对红庙街巷进行提档升级。“红庙出新后,环境越来越好,生意也会越来越好。”孙平说。
李长春、谷生宝、孙平……他们代表着无数个在南京奋斗的外乡人。伴着南京正在恢复的“烟火气”,他们将在这里度过一个团圆年。之前因为疫情,已有两年没见着儿子的孙平说,“这次我要陪着儿子,好好在南京逛一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新 辉瑞新冠药为何没进医保?国家医保局讲了大实话
-
每 “阳康”市民体检意外发现“腔梗”,医生:与新冠无关联
-
财 阿兹夫定每瓶又降百元,进口新冠药还香吗?
-
小 高血压患者4项运动值得推荐
-
浙 28岁白领变“白兔”医生:阳康后注意这个疾病
-
小 红酒、洋葱……能软化血管,是真的吗?一文了解明白
-
医 无力呼吸:一个特殊患者群体疫情下的艰难求生
-
小 男性到了60岁,身体会出现四大变化,一文学习下
-
人 辉瑞新冠药为何没进医保?国家医保局讲了大实话
-
长 “阳康”和没“阳过”的一起吃年夜饭,会交叉感染吗?解答来了
-
深 新冠恢复期心跳每分钟超过100次 需前往医院检查
-
人 阳康后有必要做新冠抗体检测吗?专家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