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抢占了年夜饭餐桌
此外,供应链端的技术与产品升级也推动了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冷链物流的发展和完善为预制菜延长保质期、扩大配送范围提供了基础条件。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表示,随着食品工业和餐厅供应链的发展,通过科学包装、急速冷冻技术与冷链物流等,完全可以实现食品保鲜。营养方面,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可不受加工过程的影响。
市场潜力与挑战并存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预计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一方面,预制菜市场规模庞大,产业前景广阔,引得多方资本争相入局;另一方面,行业也面临产品同质化等问题。
记者春节期间走访了部分超市,看到商家售卖的各种预制菜单包价格通常在十几元到百元不等,保质期多在1年左右,有的长达1年半。从菜品种类来看,线下售卖的品类相对较少,多以肉类、家禽类等为主;河鲜、海鲜类线下售卖较少。通过对数十位消费者的采访得知,不少消费者对预制菜有“口味都比较重”“高钠””难吃到青菜”等顾虑。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61.8%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的口味复原程度需要改进,47.8%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的食品安全问题需要改进。
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认为,便捷性和安全性是预制菜所必备的条件,目前消费者需求呼声较大、企业需要进行改善的问题是如何做到标准化和个性化相结合。
陈倞认为,预制菜市场未来比拼的就是产品是否能够抓住用户的心理、味蕾,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与价值的产品。
据悉,为了摆脱商品同质化现象,部分商家在春节期间主打差异化,水产品类预制菜种类多了起来。连锁经营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表示,春节正在成为商家展示自身研发、供应链能力的窗口,同时也是预制菜市场发展的风向标。
另据了解,预制菜行业正不断完善标准规范。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各地政府部门、产业组织和企业发布了30余部预制菜相关标准,涉及原料、加工、配送、包装、专业术语等多个方面,弥补了多项行业规范的空白。
朱丹蓬表示,随着预制菜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行业还面临着食品还原度等问题,并不是所有的菜系都适合做预制菜或者做好预制菜。目前,国内预制菜的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初级,进入预制菜赛道的企业水平参差不齐,应当加快制定预制菜行业标准规范,解决预制菜行业小、散、乱的现状,并在消费端倒逼预制菜产业端创新升级迭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上 “阳康”男子春节左脚肿痛,检查结果让人后怕!医生提醒:致死率极高
-
新 长期失眠易诱发心梗!心血管科宫晶书主任讲述关于失眠的危害
-
人 辉瑞新冠药为何没进医保?国家医保局讲了大实话
-
小 管好生活细节,可以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
新 辉瑞新冠药为何没进医保?国家医保局讲了大实话
-
每 大寒时节饮食宜减咸增苦
-
健 新冠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专家:符合病毒传播规律
-
小 心脏不好的人,晚上睡觉多有这4种典型症状,自测下
-
财 阿兹夫定每瓶又降百元,进口新冠药还香吗?
-
每 冬日乡村 景色迷人
-
科 奥密克戎“新选手”CH.1.1现身美国!其潜在突变令人担忧
-
每 脊柱侧弯成为中小学生第三大“健康杀手”,无辐射检测设备将用于脊柱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