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托管 智慧田管
本文转自:阜阳日报
麦田托管 智慧田管
——颍州区袁集镇窑前村春管现场见闻

左图、右上图:1月30日,颍州区袁集镇窑前村连片麦田里,农机手驾驶自走式喷雾机、操作植保无人机喷施农药。


本报记者 郝思雅 通讯员 闫翊/文 本报记者 庞诚/摄
又是一年春耕春管时。1月30日,在颍州区袁集镇窑前村,伴随旋翼的嗡嗡声,3台植保无人机低飞掠过绿油油的麦田,飞过之处水雾弥散。鑫红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明抗和3名农机手站在田埂上,手持遥控器操作,短短几分钟,一大片麦田就完成了除草剂的喷洒作业。
正值小麦返青期,麦苗长至一拃长。徐明抗走进田间,拨开一丛麦苗说:“阔叶杂草、面条菜等,和麦苗抢夺生存空间。现在正是小麦返青起身期,是除草的关键节点。”
麦田里,除3台无人机“展翅飞翔”,3辆“振翅”的自走式喷雾机也在一趟趟地忙碌着。每辆喷雾机上,一根长20米的喷雾杆横跨麦田,42个滴管同时喷雾,一天大概能喷1000亩地。
“以前,窑前村大多数农田各家各管,现在3台植保无人机和3辆自走式除草喷雾机,3至5天就可完成托管的3500多亩麦田的除草作业,提高了除草效率,省时、省力又省工。”徐明抗说。
应对春季田管,窑前村村民高子林今年从容了很多,他家3亩小麦的春管,全部托管给了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前除草、打药,一亩地需要耗上大半天时间,现在不少人当起‘甩手掌柜’,田管交给合作社,完全不用费心了。”
新农机、新农技,让农民从“会种地”转变为“慧种地”。而土地托管出去,让“田保姆”上阵,更大大提高了春耕春管质效,促进粮食丰产丰收。
因大多村民外出务工,前些年窑前村不少地块田管粗放,种植效益低下。近年来,随着土地托管的推进,使得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一改过去耕作的老模式。目前,窑前村联合社托管土地3500多亩,超过全村耕地面积的二分之一。
除此之外,农技专家经常深入田间地头看苗情、查病害,也为农民群众种好田提供了技术保障。
“种粮有专家指导,我们发展有底气!”徐明抗告诉记者,去年11月,在他托管的麦田里,刚出头的麦苗叶黄萎靡。袁集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人员带着农技专家前往麦田查看,指导他及时浇水补救,四五天后,田间麦苗恢复正常生长。
“今年的小麦根壮叶青,长势喜人,抢抓当前晴好天气,5至7天就能完成全区小麦除草作业,为夏粮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颍州区农技中心主任马斐介绍,全区170多名农技人员正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和种植大户科学田管;区里也统筹调配26家农机合作社近200台架植保无人机和自走式喷雾机,服务于全区38.6万亩小麦,促进弱苗转壮,防治病虫草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新 辉瑞新冠药为何没进医保?国家医保局讲了大实话
-
每 修文:农技人员 田间传经
-
健 新冠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专家:符合病毒传播规律
-
小 不想被老年斑困扰,这些方法很实用,建议大家参考
-
医 病毒感染造成阿尔茨海默病,新冠带来新的证据?
-
人 乌什县:走向致富有“法宝”,冬闲时节“种”菌忙
-
深 新冠恢复期心跳每分钟超过100次 需前往医院检查
-
唐 HOTSUIT后秀暴汗服引起争论,一起讨论下吧
-
健 新冠变异病毒能否人工合成?专家:技术上有可行性,但有一定的困难
-
每 演员吴刚脸肿,竟是因为这个常见病……
-
科 奥密克戎“新选手”CH.1.1现身美国!其潜在突变令人担忧
-
小 高嘌呤食物“比比皆是”,这几种比猪肉嘌呤量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