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转行养兔 闯出新路

2023-02-03 02:58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罗文坛:

转行养兔 闯出新路

罗文坛介绍养兔心得

在木棉窠山的背面,有一位30出头的养兔“新秀”罗文坛。他的兔经虽然唱不久,兔子生意却一路风生水起。“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实践,今年我准备放开手脚大干。”罗文坛说。

罗文坛说,他之前在外做面包。2021年10月因为疫情返乡,一直无所事事,一次偶然机会在隔壁乡镇的朋友家接触到豚兔,一下嗅到商机。经过一番市场前景评估后,他和另一个小伙伴当机立断,合资投了20多万元,选择在建南村的僻静深山里,把乐南水库边上一个旧的700多平方米的养鸭场改造成兔棚,前后分两批买回了七百多只母兔和上百只公兔。

“豚兔个头小,不像大家禽,它经不起风吹雨打。”作为新入行的养殖户,一开始经验不足,那阵子罗文坛和小伙伴四处拜师,从兔舍的建设改造,到兔子饲料配比,再到兔子的生活环境消毒杀菌管理,所有的细节都认真地向有经验的师傅学习,终于摸索掌握了养豚兔的基本规律——半个月消毒杀菌一次,氨气不能过高,保持通风,温度最好控制在15℃-25℃区间……如今说起养兔心得,罗文坛如数家珍。

经过半年精心饲养,罗文坛第一批种兔成功繁育小兔。看到一群又一群毛茸茸的小白兔在眼前蹦来跳去,心里特别开心。“事业在前进,心里特别有成就感,付出的汗水感觉值。”

养兔的最大考验是它的吃喝拉撒。事业刚起步,罗文坛和小伙伴坚持亲力亲为。为保证兔粮,他们种了十几亩的牧草,但随着种群扩大,食物保障日益繁重,如今光草料一天就得上千斤,他和小伙伴每天要花大半天去割草。有时草场草料不足,除了添加饲料,他们还得分头行动找兔粮。“好在豚兔不挑食,它见青便吃,甚至连树皮和干稻草都吃,这让我们省心不少。”

除此,每天都要在饱含氨气的“兔味浓浓”的兔棚里巡视检查、饲养兔子。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热天一身汗,十足的“农人”。这对追求时尚的90后来说是个考验,罗文坛却说:“创业过汗水关只是初级的,更重要的是要过市场关。”

有外出创业经验的罗文坛重视“抬头看”养兔的市场前景。他算了一笔账:前年种兔苗每只16元,现在种兔苗底价每只30元,出生28-35天便可出栏,而且还供不应求,前景非常好。短短一年间,他的养兔场存栏种兔增长到1500只。由于繁殖快,投入不到一年的时间,豚兔苗开始出栏,去年下半年已回收十几万元。现在每十天就可以出栏一批,每月有3万元上下的进账。“下一步,我想改造兔棚,升级一下养兔条件”。

“我是受疫情影响转行开始养兔,没想到歪打正着闯出一条新路,今年恰逢兔年,我希望大家兔年发兔财。”初尝甜头的罗文坛觉得养兔大有前途,不忘带动和指导乡亲们一块养兔,争取共同致富,“我也想充分发挥自己是年轻人的优势,为农业农村发展赋能,促进农村建设品质提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