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眷恋家乡情 投身乡村振兴事

2023-02-07 17:02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李月付一行正在研讨“桫椤湾乡村公园”规划。蒋兵供图

因为家庭贫穷,24年前16岁的他,背井离乡只身踏上北漂的列车来到北京当上了烤鸭学徒;18岁,他追逐梦想走进建设北京大都市的建筑工地做小工;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他来到都江堰成为2所学校灾后重建的建设者;2015年开始,积累了建筑经验的他,从此拉起一支300人的建筑队伍在成都南征北战,到2022年队伍扩大到500余人,年生产总值约8000万元。

就是这样一位农民,就是这样一个山里娃,靠勤劳在追逐梦想的曲折道路上,没有忘记家乡发展,10年前开始就投身家乡的种植产业,10年前就投身家乡的公益事业。汗水淌满创业路,情怀洒满家乡地。如今,他正在为家乡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献计献策做实事。

他,便是自贡荣县第十九届人大代表李月付。

山里娃的北漂路

40年前,李月付出生在荣县最边远的原金花乡大坪村2组,父母生下他兄妹4人,李月付排行老四。8岁时父亲病故,母亲拉扯四兄妹艰难度日。

因为家里穷,李月付14岁初中毕业就辍学了。不甘贫困一生的他,在家务农2年后就找亲戚借来路费,只身踏上了远去北京打工的列车,离别母亲告别家乡那天,他去父亲墓前满含泪水发誓:“我要创业,我一定能争气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我还要回到家乡修新房。”

凭着那份要强劲儿和吃苦劲儿,来到北京后他先找了一份学做烤鸭的活路,两年时间他学会了全部“功夫”,得到了老板的肯定。但李月付却不想天天围在烤鸭旁过日子,最后他选择走进了最艰苦的建筑工地。

12月的北京,寒风刺骨,但走进工地的李月付却在搬运建筑材料的岗位干得热火朝天。在北京建筑工地5年的务工日子里,他学会了搅拌混凝土、扎钢筋、做外架、砌砖等活,伴随一栋栋高楼的拔地而起,他学会了建筑工地90%的劳动技能,在磨炼中成长,他从普通的小工,干到了小组长、带班头、现场管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