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村民群众的安康
本文转自:包头日报

缸房地村老村医邓金喜为村民诊治
□文/图 记者 郭燕
“邓大夫,心脏又有点儿不舒服,能不能来给看看?”“邓大夫,这两天头又昏得不行,有空过来给量量哇么。”这几天,村里独居老人们的一个电话,无论早晚,石拐区五当召镇缸房地村76岁的老村医邓金喜都会拎着他的小药箱上门来。血压计、血糖仪、药品,去哪家该带什么,他心里都有数。
缸房地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到很大的比例,90多岁的老人就有10多位。20岁开始在村里行医,56年没有离开过,如今邓金喜和他9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给全村人提供的有身体的医疗,也有精神的抚慰。
努力保障基层医疗服务需求
“去年12月份感染的人较多,村里老年人多,大多都有基础疾病,我自己也‘阳’了,不过好在症状比较轻。”邓金喜说,那一个月压力挺大,除了对症下药,还有就是时常去感染了又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家里看看,“好歹算是过去了,这段时间村里平稳多了。”
作为最基层的医务工作者,邓金喜和他的村卫生服务室得到了镇里和区里的很多支持,对他们这样的村医进行了培训,还给每个村卫生室配置了制氧机和指夹式血氧仪。邓金喜说“挺有帮助的”,村民们有需要的时候在卫生室就可以吸氧,如果测出血氧饱和度低于93%或者心率每分钟大于100次,可以及时让他们到大医院去治疗,“这样就不会给耽误了。”
村医们处理不了的情况,上一级的镇卫生院随时可以接手。
五当召镇卫生院副院长展利敏告诉记者,卫生院储备了连花清瘟、布洛芬、强力枇杷露、氨溴索、藿香正气水、四磨汤口服液、小柴胡等各类退热、消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药物,还有一部分中草药,基本上能满足辖区居民的用药需求。
卫生院还开设了发热诊室,建立了留观室,实施首诊负责制,安排专人对候诊人员首先测血氧饱和度、心率,监测生命体征,对血氧饱和度、心率有问题的老年患者优先诊治,问题较大的直接安排转诊区里或市里的医院。
石拐区医院则按要求建立了两个ICU病房,用于重症患者的抢救。“石拐区医疗条件与市里相比有差距,所以我们尽全力把问题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在前面,努力保障基层百姓的医疗服务需求和生命健康。”石拐区卫建委主任宋海军说,“基于区里的实际情况,我们想了很多办法。”
给群众最适合的医疗服务
重点人群重点保障。石拐区通过前期公共卫生摸底,将全区3863名65岁以上老年人根据疫苗接种和身体情况分为了“红、黄、绿”三类人群,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实现医疗监测覆盖,定期进行家庭随访、指导用药、医疗常识普及等。
药品、设备及时筹备。石拐区按照人口数量的30%进行了健康包的储备,储备总量是7500份,不仅纳入了65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纳入了一些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人群,501名“红”类人群已全部发放到位。及时购置了106台血氧仪,保证每个基层卫生院20台、村卫生室2台。同时还计划把自治区推广的中医药方应用起来,投入购置中草药,制成中药汤剂,免费发放给特殊人群服用。
配备专用车提供分级诊疗交通保障。为了让基层群众及时得到最适合的治疗,石拐区配备5台专用车,用于免费运载研判后需要转诊的患者。
查漏补缺不漏掉每一个群众。对于村卫生室未覆盖到的村,石拐区卫建委将组织义诊,给当地村民发放药品、抗原,进行健康监测。近期还将再购置150台血氧仪,配置到嘎查或者村小组,发动村干部一起发挥作用,扩大监测覆盖面。
宋海军说,作为基层医疗,石拐区把百姓装在了心上,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保健康、防重症”,层层守护每一个群众的安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科 奥密克戎“新选手”CH.1.1现身美国!其潜在突变令人担忧
-
2 从63800元砍到3780元!医保灵魂砍价再现,企业4次离席商议
-
健 新冠变异病毒能否人工合成?专家:技术上有可行性,但有一定的困难
-
上 “阳康”男子春节左脚肿痛,检查结果让人后怕!医生提醒:致死率极高
-
澎 医保谈判成功率创新高:有罕见病药从6万降到3000多,百万抗癌药无缘,有何影响
-
医 病毒感染造成阿尔茨海默病,新冠带来新的证据?
-
新 辉瑞新冠药为何没进医保?国家医保局讲了大实话
-
健 新冠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专家:符合病毒传播规律
-
央 高启强干嚼咖啡、老默炫棒棒糖,这些“狠人”解压法真有效吗?
-
北 医生解答为何有人阳康后查出肺结节:不要过于害怕,阳康后发现的肺结节绝大多数是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