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从青山到“金山”的变现实践
“宁洱县森林覆盖率77.86%,生态资源丰富,符合碳汇交易的人工造林约0.3万公顷,碳汇森林经营面积20.67万公顷(商品林),可供开发品种丰富,20年潜在碳汇开发量超200万吨。”宁洱县县长张永华介绍。
2022年8月19日,宁洱县出台《“宁碳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初步建立符合地方实际的林业碳汇开发、设计、交易、管理等制度体系,打造宁洱碳汇资源数字化管理平台和“宁碳惠”交易平台,并着手实施“宁碳惠”示范工程、宁洱CCER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示范工程2个项目。“《管理办法》学习借鉴国家和相关省市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经过上海环交所、中国宝武专家十多次讨论严格把关,确保宁碳惠方法学和项目开发流程严谨、交易规范有序。”宝武援滇挂职的宁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夏苇介绍。
生态效益与经济收益并行不悖
和全国一样,林业碳汇在我省部分地方已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但目前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扶贫机制领域,属于‘盆景式’创新,还没有导入真正的市场机制。要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可持续发展,我省必须要探索一条符合云南特色的碳汇资源价值转化实施路径。”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双碳专委会委员、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副教授吴剑平表示。
由于林业碳汇工作是新事物,在推进中存在一些政策瓶颈和难点。
省林草局去年在对一份政协提案的答复中显示,目前国家对林业碳汇开发的政策尚未明确。林业碳汇项目开发需严格遵循相关方法学,并非所有森林资源都可开发为碳汇项目进行交易。按照国家现行方法学标准,只有2005年以后在无林地上种植的非经济林才能进行碳汇核算,开发碳汇造林可供选择的增量林地有限。
另外,国家已明确不再搭建省级碳汇交易平台,碳汇相关交易将依托国家交易平台。而2021年7月16日重新启动开市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现阶段主要针对电力行业,是一个基于排放配额分配的碳市场,林业碳汇等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暂未重启。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7年3月17日暂停受理CCER(国家核证自愿碳减排量)项目以来,新的交易管理办法暂未出台的情况下,项目开发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新 辉瑞新冠药为何没进医保?国家医保局讲了大实话
-
阳 昆明送子鸟:反复怀孕就是保不住!是什么阻碍你成为母亲?
-
健 新冠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专家:符合病毒传播规律
-
每 世界首例内镜下脉冲电场肿瘤消融术在西安成功实施
-
健 新冠变异病毒能否人工合成?专家:技术上有可行性,但有一定的困难
-
小 老年人尝试挥拍运动,这2个“禁忌”要记在心上
-
澎 医保谈判成功率创新高:有罕见病药从6万降到3000多,百万抗癌药无缘,有何影响
-
每 幼儿语迟当警惕
-
上 “阳康”男子春节左脚肿痛,检查结果让人后怕!医生提醒:致死率极高
-
小 男人们,别再被“壮阳大法”欺骗了
-
央 高启强干嚼咖啡、老默炫棒棒糖,这些“狠人”解压法真有效吗?
-
小 4个公认的健身流程,让你花最短时间,练出最好的身材,参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