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海鲜争先亮相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梭鱼进入最后赏味期虾虎即将大量上市
春季海鲜争先亮相

半岛全媒体记者马克
八带、海蛎子、海虹、开凌梭……各式小海鲜在蛰伏了一冬后,都带着足够的鲜美劲儿跳上岛城市民的餐桌。随着惊蛰节气越来越接近,有“开春第一鲜”的开凌梭进入赏味尾声,随之而来的虾虎将闪亮登场。记者走访发现,开春以来,青岛各式海鲜价格一直比较坚挺,但海虹的价格却十分亲民,不仅如此,目前海虹也正值肉质最肥美的时候,成了市民餐桌上性价比最高的春日海鲜。
开凌梭即将“过季”
最佳赏味还剩几天
“吃了开凌梭,鲜得没法说”,素有“开春第一鲜”美誉的开凌梭让岛城市民尝到了开春的第一口鲜美,但随着惊蛰的到来,开凌梭的最佳赏味期也迎来了尾声。“开凌梭捕捞仅仅限于立春到惊蛰之间,惊蛰过后,梭鱼开始进食,肉质品质和鲜味明显下降。今年惊蛰是3月6日,基本过了惊蛰渔民就不会再捕捞梭鱼,市场上的梭鱼也基本都是之前捕捞的存货,到了3月中旬左右基本就不会再卖这种鱼了。”海鲜批发商杨先生告诉记者,开凌梭的赏味期还剩下最后几天。
记者了解到,市面上的开凌梭有野生的和养殖的,想要分辨清楚也需要有足够的经验。杨先生告诉记者,想要分辨开凌梭是否养殖主要从以下几点,首先养殖的梭鱼腹部脂肪比较厚,肚子比较圆,而野生的梭鱼由于脂肪消耗了一冬,腹部脂肪比较少;其次看颜色,野生的梭鱼鱼身颜色偏红色或黄色,而养殖的梭鱼鱼身发白;最后看大小,一般养殖梭鱼上市较早,很少有特别大的鱼,野生梭鱼则容易出大鱼,一般市场上的大梭鱼都是野生的。杨先生告诉记者,养殖梭鱼和野生梭鱼的价格差别并不是很大,基本也就是两三块钱的差距,但口感差距很大,所以市民在挑选的时候还是要擦亮眼睛。
梭鱼唱罢虾虎登场
海虹成最“贱”海鲜
开凌梭虽要退出市民餐桌,但另一鲜就要争着上市了。“惊蛰前后就迎来虾虎的捕捞期。”沙子口渔民孙先生告诉记者,惊蛰前后,青岛渔民出海撒网捕捞开春第一网虾虎。随着气温升高,大量虾虎陆续上市,与此同时,青岛各大渔村渔民开始恢复捕捞生产,届时各类小海鲜也将陆续上市。对于如何挑选虾虎,孙先生告诉记者,要看虾虎的身形,如果虾虎身形直且软塌,那就是死虾,正常情况下,鲜活的虾虎,身子呈弓形且硬,最后看虾尾,虾虎的尾巴肥厚则肉质较厚。
记者走访各大市场发现,海虹成性价比最高的海鲜。“十块钱四斤,包肥,快带上十块钱的吧。”在北村市场早市,海鲜商贩们一边吆喝一边招揽生意。相比较其他海鲜动辄十几元甚至几十元一斤的价格,海虹要“经济”得多。“现在的海虹肉质厚,价格也实惠,我们家里人都喜欢吃。”市民刘先生在九江路市场买到的海虹价格触到“冰点”,十块钱买到七斤,品质也还不错。对于岛城人来说,海虹无疑是最具性价比的“大海馈赠”,不到十块钱就能吃到撑的海鲜也非它莫属了。
鲍鱼走下“珍品”神坛
价格逆市走低
海参、鲍鱼一直被称为海中珍品,但不同于海参居高不下的价格,鲍鱼近几年的价格却持续走低。“鲍鱼这几年的价格都不是很景气,主要是养殖的越来越多,价格一直也涨不上去。”海鲜批发商张先生告诉记者。记者走访发现,市场上鲍鱼基本按个销售,个头在鸽子蛋大小的鲍鱼10元就能买到3个,价格也算很亲民。“以前鲍鱼都被酒店做来个吃,现在鲍鱼价格下来了,好多酒店都用小鲍鱼炒土豆丝,成了亲民菜了。”鲍鱼销售商告诉记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F 细数那些曾经让人颠覆三观的“控制饮食”大法
-
时 无法预防新冠!默沙东、辉瑞均宣告研究失败,国产特效药扎堆抢占700亿市场
-
蓝 抢完布洛芬抢奥司他韦,多地“流感神药”卖断货!药店趁机涨价
-
财 进医保的新药,却迟迟进不了医院,是什么阻碍了“谈判药”落地?
-
生 特殊的干细胞移植,成功“治愈”一位艾滋病患者,世界第五位“治愈者”出现
-
北 15岁男孩身高定格1米53,医生的话让人痛心
-
财 一款新药在美国试验被叫停,会被中国医保劝退吗?
-
财 潜伏期最长45天!此地已出现5例,持续40℃高烧,多地疾控提醒
-
人 新冠病毒抗体IgG阳性率近96%,专家:不建议过度检测
-
央 酒精对它无效!这种病毒进入高发期,中疾控最新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