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建兵委员:推动种业科技创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北频道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严建兵。受访者供图
我国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但同时也消耗了较多化肥农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面临压力。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严建兵建议,要向科技要产量,推动我国种业科技实现“变道超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标志性、先导性工程,也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目前,我国种业还存在诸多亟需破解的理论、技术和产业难题。”严建兵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部分主要作物和家畜优良种质资源和基因匮乏,生物育种核心理论与前沿技术存在短板,粮食安全对现有耕地依赖程度过高、对生态环境破坏过大,生物种业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两会期间,严建兵提交了《关于发展高蛋白玉米实现大豆进口替代》的提案。他建议,可以通过发展高蛋白玉米,减少对大豆和豆粕的进口依赖,保障粮食安全。
目前,我国饲料粮主要来源是玉米和大豆,其中玉米是最重要的能量饲料源,豆粕是蛋白饲料源。“目前普通玉米的蛋白含量只有7%到9%,因此需要在饲料中添加豆粕进行蛋白补充。但我国大豆自给率低,大豆和豆粕严重依赖于进口。” 严建兵表示,近两年大豆的进口量居高不下,同时,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使得我国大豆的结构性进口战略不确定性增强,严重影响我国粮食的安全和饲料加工业、养殖业健康发展。
“能否另辟蹊径,通过提高玉米中蛋白质含量来实现‘一物两用’,既能满足畜禽生长的能量需求,又能满足蛋白需求?”严建兵提出,要发展高蛋白玉米,实现大豆进口替代,既从源头上提高能量转化与饲料转换率,减少对大豆和豆粕的进口依赖,降低饲料生产成本,又可缓解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压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农民种植玉米的收益。
严建兵建议,通过加强研究,设立玉米蛋白提升研究重大专项,做好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相关政策配套,同时,支持农业科研机构、种业企业、饲料和养殖企业组建新型产学研联合体,创造新的产业形态。
“中国粮食问题的核心是现有耕地不能满足足够蛋白的供给。”严建兵表示,“要终极解决这个问题,要大胆探索不依赖现有耕地的优质蛋白提供方式,这就需要我们摈弃现有思路,步入无人区,实现蛋白生产的颠覆性创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虎 高烧不退、发病人数翻倍、奥司他韦抢光,甲流比新冠更可怕?
-
每 凝聚力量奋力搏 乡村振兴正当时
-
东 甲流来袭,谣言再起?关于抗生素,这些委员很“捉急”
-
小 不吃米和面,可能有5个危害,早了解早受益
-
财 潜伏期最长45天!此地已出现5例,持续40℃高烧,多地疾控提醒
-
每 通川区现代农业园区加快提档升级
-
时 无法预防新冠!默沙东、辉瑞均宣告研究失败,国产特效药扎堆抢占700亿市场
-
新 流感可导致白肺,但危害更大的是诱发基础病加重,有些需ICU抢救
-
北 15岁男孩身高定格1米53,医生的话让人痛心
-
F 细数那些曾经让人颠覆三观的“控制饮食”大法
-
凤 得过新冠,更容易感染甲流吗?
-
蓝 抢完布洛芬抢奥司他韦,多地“流感神药”卖断货!药店趁机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