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忙变闲胃不舒 竟是肝气横行致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 张忠德教授
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沈中
医案 吴老师,53岁,胃脘部胀满6年余
吴老师身体一直挺好,每天上班干劲十足。6年前岗位调动后工作变清闲了,不承想身体开始不“清闲”了:胃脘部反复出现胀满。起初是吃完饭几小时后还觉得饱,吴老师以为是吃多吃杂引起的,便自行吃了些健脾胃的中成药,稍有缓解。但一段时间后发现症状越来越严重,不管吃不吃饭,肚子都是胀胀的,像有气要从嘴里冒出来,胃口也变差,嘴里没什么味道,早晨口苦的情况也很明显。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这更令吴老师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赶紧来找德叔求治。
德叔解谜 肝气不舒,横犯脾胃
德叔表示,人的五脏平衡协调,才会健康舒适。吴老师一下子从“忙人”变为“闲人”,本就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再加上操心家事,心里想法很多,得不到排解,便容易出现肝气郁滞不舒的情况。肝主疏泄气机,肝气不舒则全身气机不调达,出现以胀、闷、痛为主要表现的症状。脾胃也主气机升降,一旦全身气机不畅,就会影响到脾胃,导致脾气失于健运,出现胃脘部胀满,胃气也会不断上冲出现嗳气,即俗称的“打嗝”。偶尔吃一两次消食和胃的药是“治标不治本”,关键应以“理气”为要。因此治疗上,德叔疏肝理气兼以健脾和胃,同时建议吴老师调节心情,改变生活方式,多出门与朋友聊天、散步。经过1周的中药治疗,吴老师症状减轻了很多,整个人又变得神采奕奕。
预防保健 养护肝脏,睡子午觉
恰逢春天,可趁机调节情绪、养护肝脏。和家人朋友多聊天,多出门散步,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肝气运行、脾脏运化。饮食方面,保持清淡,适量即可,不能因为好肉好菜就吃太多,加重脾胃负担。平时还可按揉期门、太冲穴,每个穴位按揉约10分钟,以疏肝理气。还可拍打肝经,使肝气疏泄有度。另外,睡好子午觉、尽量不熬夜。中医认为,午时(上午11点到下午1点)及子时(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流经肝脏的血液最多,有利于肝胆经修复。再者,可选择八段锦等运动,怡神调身、导引疏络。
德叔养生药膳房 疏肝和胃煲
材料:半只鸡,猪瘦肉100克,佛手15克,生姜3-4片,精盐适量。
功效:疏肝理气健脾。
烹制方法:诸物洗净,把鸡斩成小块、猪瘦肉切片,放入沸水中焯水备用;上述食材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1750毫升(约7碗量),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煲1.5小时,放入适量精盐调味即可,此为2-3人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