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特色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之路
本文转自:健康报
关注国产艾滋病抗病毒药物(上篇)
探索中国特色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之路导语
2002年,中国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试点在河南省上蔡县启动。在过去的20余年里,在既无可负担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亦缺少开展抗病毒治疗的医生和检测设备的不利情况下,我国的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在艰辛曲折中不断前行,并取得斐然的成就——治疗覆盖率不断扩大,诊疗质量逐渐提升,为全球艾滋病诊疗政策和策略的制定作出了贡献。
20年,弹指一挥间。我们是如何迎难而上,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道路的?近日记者采访了3名亲历者。
本报记者 张磊

救治刻不容缓
当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大多为青壮年,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及沉重的经济与社会负担,可能引起群众恐慌,严重影响当地的社会稳定。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中原地区进入非法采供血艾滋病病毒感染发病高峰期。2002年,局部地区感染者集中发病率、病死率上升。”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会长郝阳回忆,“上蔡就是情况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彼时,郝阳任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艾防处处长,他亲历了我国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试点工作的全程。
郝阳告诉记者,当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大多为青壮年,发病病死后,家中的孩子、老人无人照顾,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及沉重的经济与社会负担,可能引起群众恐慌,严重影响当地的社会稳定,“当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救治已刻不容缓。”
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成为抗击艾滋病的关键。1987年,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齐多夫定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款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给艾滋病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然而,齐多夫定单药治疗并不能持续抑制艾滋病病毒,用药数月后会发生病毒载量反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b 连黑老大都得规矩吃的广东硬菜,究竟是什么来头?
-
每 田生科:田间地头的科研梦
-
健 “阳康”后迎来过敏季,不少人这次过敏症状更加严重了?
-
市 明天闰二月“双龙抬头”,牢记“吸龙气,吃3样”,民俗建议了解
-
新 国家疾控局提示!甲流需要自测吗?怎么判断?这种情况应及时就医
-
健 减肥不吃主食,这不是在减肥,而是在减寿
-
澎 流感防护十问十答:甲流是什么,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何时就医、用药?
-
凤 得过新冠,更容易感染甲流吗?
-
生 排名第一的致盲性眼病(不可逆),眼睛酸胀的人要小心了
-
生 冰箱里翻出20斤发霉食物!你家冰箱可能藏满了「霉菌」
-
健 五种高发癌症超一半患者发现就是晚期,恶性肿瘤早期警报信号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