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跑步存在危害吗?有哪些注意事项?一文了解下

2023-04-14 22:18 来源: 小肆说健康

如何做到力所能及,不激进呢?建议开始跑步的朋友至少要有4-10周的适应期,慢慢提高自己的时间、距离、次数和速度。即使在养成跑步习惯之后,也不建议每天跑,隔天跑就好,应该给身体时间休息和恢复。

2.加强力量

跑步后膝盖受伤的一个原因是腿部肌肉不够强壮,无法更多地缓冲力量,而是膝盖直接承受冲击力。所以,经常跑步的人要加强腿部的力量训练,使腿部肌肉更加强壮,这样不但有利于保护膝盖,也有利于提高跑步能力。腿部力量训练可以采用深蹲(自由深蹲或杠铃深蹲)、弓步蹲(负重或不负重)等。

3.不舒服时不要“坚持”

无论你是新手还是老手,难免会遇到身体不舒服的情况。无论如何,不舒服的时候不要盲目“坚持”,要降低强度或者改为步行,或者直接结束去休息。如果休息后恢复正常,没有任何不适,就可以恢复跑步了。如果这种小状况无法自行修复,或者越来越严重,则应立即去看医生。

原则是:不要傻傻的坚持下去,有什么问题一定是要及时处理。

4.热身和放松

真是老生常谈了!热身和放松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减少运动损伤。热身增加肌肉温度和氧气供应,尤其是在冬季气温较低时。热身对于安全平稳的跑步更为重要。跑后放松有利于肌肉的恢复,防止僵硬,使韧带更有弹性,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日后跑步训练效果的提高。

5.从一开始就要让自己更专业

跑步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很多人抬腿就跑,跑着跑着就受伤,仅仅凭学生时代的一点点“记忆”,凭着“本能”去跑,远远不足以满足现在的需求。

所以开始跑步就应该让自己专业起来,自己去学习一些专业的跑步知识,而不是“无知裸跑”。建议可以买几本跑步书籍,比如老王几年前写的《跑步指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跑步练习。

也可以认识一些跑友,多交流,关注一下老王自媒体,我会经常分享跑步的小知识,相信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只要科学安全的参与跑步,长期跑步不会有实质性的危害。任何运动都会有风险,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