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护肝健脾好时节
本文转自:长治日报

蔡丽萍为患者把脉。 本报记者 马艳霞 摄

蔡丽萍,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体检中心副主任,从事针灸专业工作20余年,擅长各种针灸疗法,针药结合治疗顽固性面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中风后不完全瘫痪等疾病,运用埋线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荨麻疹等免疫性疾病疗效显著,并对亚健康的调理有独到见解。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 “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因此,民间有“春雨贵如油”的谚语。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这个节气在春夏之交,意味着寒潮天气几近尾声,气温即将快速回升。中医认为,“湿困脾土”,湿邪很容易损伤脾之阳气,使得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而易出现身体困重、肌肉关节酸重、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大便黏腻不成形、皮肤起疹、舌苔厚腻。所以,在谷雨节气要护好脾,既可以为接下来闷热的夏天打基础,也可免受谷雨湿温之邪的困扰。同时,春五行属木,春末仍是养肝的大好时机。谷雨之后,谷生花争妍。虽有满园春色,但空气中漫飞的花粉、灰尘和细菌也随之而来。它们四处飘散,容易飘落到衣物上或被吸入呼吸道,过敏体质和免疫力低下的人易患过敏性皮炎、荨麻疹、鼻炎、咳嗽、哮喘等。
那么,季节交替时节,应该怎样防病保健呢?
♦春末夏初,阴气渐消,阳气渐长,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以顺应自然界“升发”的规律;“春捂”要适度,随气温适量增减衣物;莫要久居湿地,避免湿邪内侵关节、脏腑;过敏体质者出门注意做好自我防护,尽量避免接触粉尘、花粉等。
♦运动要量力而行,切忌过量。如太极拳、 五禽戏、瑜伽、慢跑、快走等适量出汗的健身方式,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湿气。
♦谷雨时节采摘的新茶,芽叶鲜绿,香气怡人,所以民间自古便有“品谷雨茶”的传统。另外,不要过食生冷,可适量多食时令水果、蔬菜等,如养肝的菠菜,也可服用祛湿类药膳。
♦春末夏初,湿邪容易侵袭人体,所以,可运用穴位按摩或艾灸等以助祛除湿邪,养肝健脾,防治相关疾病。
♦谷雨时节,也不能忽略脾胃的养护。饮食上注意少食酸味食物,适当多食甘淡食物,如山药、赤小豆、芡实、扁豆、薏苡仁、冬瓜、莲藕、竹笋、豆芽等。
♦针对谷雨时节湿温兼夹、易伤脾脏的特点,成人可艾灸按摩,健脾保健;儿童则用推拿穴位法,帮助健脾胃、补气血。
·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体检中心 蔡丽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