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得了糖尿病肾病,做好这件事世一堂

2023-04-22 13:32 来源:明珠号 快乐生活2020

我国约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死亡率更高,糖尿病肾病在男性和女性中可以分别减少预期寿命达14.8年和16.9年。据报道,2017年全球约有21.9万男性死于糖尿病肾病,20.7万女性死于糖尿病肾病,还有大量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肾病而透析。作为一名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每年做好这6点,保护好肾脏,远离“洗肾”。

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病变可累及整个肾脏(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通常表现为:蛋白尿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以上两点可同时具备,或者只出现其一。并不是糖尿病+蛋白尿或肾功能损害,就一定是糖尿病肾病,也有可能是糖尿病合并其他类型的肾病,比如糖尿病合并IgA肾病,糖尿病合并膜性肾病等。

早期诊断、预防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糖尿病肾病无任何症状,导致很多糖尿病肾病患者不能早期发现与诊断,容易延误诊治。

随着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中期患者出现小便泡沫增加,体检发现蛋白尿。

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水肿、恶心、呕吐及胸闷气促症状,同时伴有高血压,严重者出现肾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直至尿毒症。

糖尿病肾病典型临床表现是:先有多年糖尿病病史,然后出现尿蛋白和肾功能减退,并且通常会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蛋白尿开始是微量白蛋白尿→逐渐发展为显著蛋白尿。肾功能开始是肾小球滤过率升高→降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往往是没有症状的,只有到临床蛋白尿期,才会有尿中泡沫增多、眼睑或下肢浮肿、血压升高等表现。

哪些糖尿病人容易得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与家族遗传、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病程长短、年龄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高血糖和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最为显著的危险因素。上述因素在一个人身上聚积越多,罹患糖尿病肾病的风险越高。每个人的基因无法改变,但患者完全可以通过严格控制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等相关危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风险。

防治糖尿病肾病,做好这6点

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如合理控制体重、糖尿病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等。

吸烟是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及肾功能进展的危险因素,戒烟是糖尿病患者预防或控制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措施

2.营养管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推荐蛋白摄入量:约每千克体重每天0.8克。

过高的蛋白摄入与过低蛋白摄入并不能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已开始透析患者蛋白摄入量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来源应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

3.严格控制血糖

诊断糖尿病后,尽早使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7%,肾功能异常者不超过8%。

有效的降糖治疗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推荐所有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合理的降糖治疗。

4.控制血压

合理的降压治疗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

对伴有白蛋白尿的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5.纠正血脂异常

良好的血脂管理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

6.慎用或避免使用具有肾毒性的药物

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药物,不要自行购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药物的肾毒性。

注意:晚期肾功能衰竭,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或者肾脏移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