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地瓜经济”山区模式
本文转自:衢州日报
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探索“地瓜经济”山区模式
常山县大桥头乡党委书记 李斌
大桥头乡作为“扩中提低”改革试点乡镇,将聚焦聚力项目建设、精心开展招商引资,以“地瓜经济”蓬勃发展为牵引,培育培强共富产业体系,持续加快“扩中提低”改革步伐。
坚持“项目为王”,打造“高能级”发展平台。项目是带动乡镇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大桥头乡将紧紧抓住全域土地整治历史机遇,统筹土地整治与耕地进出口平衡、标准化农田建设、“非粮化”专项整治,完成5100亩土地整治任务,为集约化发展腾出土地和空间。高效推进总投资6亿元的农光互补项目建设,争取年前实现并网发电。极力争取“共富工程”二期专项债3000万元,重点建设浮河田畈土地整治,全面完善乡域水利设施,优化共富大楼功能配套。
二是坚持“生态富民”,建设“一站式”产业基地。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大桥头乡将做精做细客弄村百果园、莲塘村百合园、友好村共富茶园建设,一体推进胡柚、葛根、猴头菇、高山茶等农产品产业链的开发与创新。做好“土地整治+”文章,积极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导入融种植、深加工、旅游文化、商娱、康体、研学、物流等业态功能,打造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持续深化营商环境优化“一号工程”,开展企业结对走访帮扶,全力护航小微企业成长。
三是坚持“人才兴村”,培育“藤蔓型”创富队伍。人才是发展“地瓜经济”的“主引擎”。以乡贤人才回归为切口,巧借乡贤联谊会、商会活动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广大投资主体来乡创业。对标“六治六提六争”作风建设要求,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四维”考核办法,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以农村“一肩挑”支部书记综合能力提升为培养路径,出台专项激励政策,鼓励支部书记招商引资、创业创收,全力带动村集体增收、产业振兴。实施“红色预备役”培养行动,积极吸纳各类乡土人才,严格落实考评激励机制,着力锻造一支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忠诚敢担当的乡村振兴生力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