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打造“七彩农业”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本报讯(记者 巴迎桂)近年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紧紧围绕打造“七彩农业”名片、建设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目标,全力以赴提质量、稳总量、补链条、扩输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县创建工作进展顺利,保持了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良好发展态势。
互助县始终把绿色有机理念融入农畜产品生产全过程,加强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稳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40万亩,推广面积居全省各县区首位。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5%,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严格落实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制度,合格率达100%,守牢了产品质量安全底线。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产品9个,建立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8万亩,打造了一批高品质、有口碑的“金字招牌”,其中“互助草莓”在2023年中国草莓品牌大会上荣获“受市场欢迎草莓区域公用品牌”“产品金奖”两项殊荣。
同时,互助县持续强化绿色有机农牧业生产用地、项目、良种、技术等要素保障,复耕撂荒地、“非粮化”耕地2866.67公顷,建成高标准农田2840公顷,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种植面积稳中有增。投资3.4亿元实施输出地建设项目63个,落实生产性补贴1.25亿元。建立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4000 公顷,各类作物良种化率达98%,改良畜禽良种18万头只。全面推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制度,主要农产品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各类农畜产品生产条件显著改善,6.42万公顷农作物喜获丰收,农牧业总产值达46.2亿元,连续3年突破40亿元。
互助县按照“一产接二连三”的思路,持续完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在乡村基地种养、在园区企业加工、在城市景区销售”的产业链条。统筹发展农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物加工利用产业,投资3000余万元实施青稞产业园等农畜产品加工项目10个,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5%,产品入市品级和附加值显著提高,青稞酒糟面膜研制项目荣获2022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此外,互助县还充分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在五十镇班彦村设立的全国第一个乡村振兴观察点以及青洽会、农展会、东西部协作等平台,向江苏省、香港等地区广泛宣传推介互助优势农畜产品,做优菜薹、豆苗等供粤港澳高原蔬菜,输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44万吨,销售额达13亿元。鼓励农牧业企业、合作社通过“832”电商平台、网络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农畜产品线上销售额达7236万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