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稻”融合 “福建粮仓”米更香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浦城围绕稻文化、稻科技、稻产业,做好“一粒米”文章
“三稻”融合 “福建粮仓”米更香
3月,农业农村部发布首批《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公示名单》,浦城县被列入全国8个整县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之一。作为“福建粮仓”,这是浦城取得的又一个“国字号”招牌。
在浦城,抢抓农时种稻与抓紧建设高标准农田齐头并进,粮田间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近年来,浦城持续实施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型战略,每年县财政投入4000万元,围绕稻文化、稻科技、稻产业的“三稻”融合发展思路,做好“一粒米”文章。
以稻为核保障粮稳心安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开展吨粮田创建”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在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浦城,丰产良田建设步稳蹄疾。记者从浦城县农业农村局获悉,2022年,在临江镇水西村种植的强再生水稻新品种“内6优7075”,达到头季验收产量743.1公斤/亩,再生季345.4公斤/亩,两季产量合计达1088.5公斤/亩。这是浦城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示范片产量首次突破吨粮水平。
“以前种粮靠公斤秤就足够了,现在种粮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产量不断提高,我们都得用地磅称。”说起用秤的改变,陈氏泰优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兆武喜笑颜开。“种、管、收全过程都有农技人员指导,我们很放心。”陈兆武说,在专家团队的帮助下,他去年种了3600亩优质稻,总产量达到2000多吨。
近两年来,谢华安院士专家团队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浦城米业产业研究院、浦城再生稻科技小院等创新平台先后落地,成功筛选出获国家水稻品种金奖的“福占香”等一批优质稻品种。当地还持续创新机械化栽培、工厂化育秧、绿色化种植等技术,不断压实粮稳心安的“压舱石”。
目前,浦城全县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优质率达82%以上。全县每年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42.6万亩、总产量约20万吨,播种面积及总产量均位居全省第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盖 博主周六野自曝患病,因前男友长六颗子宫肌瘤!呼吁女生爱惜自己
-
小 睡觉时若出现3种异常,建议早做检查,或是癌症到来
-
新 新研究:生理压力导致的加速衰老是可逆的
-
小 阴虱是什么?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得阴虱?一文解答
-
人 “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在网络流传,专家:非常不靠谱
-
健 男人容易胖肚子,女人容易胖屁股,该如何减肥?
-
外 拉伸课,新一代中产收割机
-
澎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是否能注射疫苗?需注意什么?儿科医生解答
-
新 不想被盯着看,她们决定去女子健身房
-
人 新变异株是否会突破免疫屏障?当前疫情防控热点八问八答
-
澎 32岁女子患乳腺癌,38次放化疗后保住乳房并诞下龙凤胎
-
凤 孙俪否认自己眼睛大是得了甲亢:是从小就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