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气道内的“排险之旅”
本文转自:健康报
医学的精彩瞬间
一场气道内的“排险之旅”本报讯(特约记者 邱焰)近日,贵州省人民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小儿外科接诊一位出现反复咳嗽的两岁多患儿。近1个月来,由于患儿家人未予重视,患儿情况逐渐加重,出现气促喘息。经胸部CT检查发现,患儿为“右主支气管高密度影”。
CT影像显示,这个“高密度影”带有折角,几乎占满了孩子的整个右主支气管和右中间支气管。异物到底是骨头?玩具?还是发夹?面对医生的询问,孩子的奶奶也是一头雾水。
由于孩子的气道较成人明显狭小,两岁多孩子的气管直径甚至不到8毫米,这个异物几乎堵塞了整个右肺通气;而且这个性状不明的异物呈长条状,两端抵在支气管壁上,如果尖端锐利,很可能随着孩子呼吸或哭吵而使尖端刺穿支气管壁,发生气胸、纵隔气肿等;如果尖端刺穿肺部血管,后果更不堪设想。
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派驻专家的指导下,小儿外科胸腔镜团队、小儿呼吸内科支气管镜团队、耳鼻喉科以及麻醉科组织了紧急会诊,制订了全麻喉罩下支气管软镜异物取出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同时,制订耳鼻喉科硬镜和儿外科胸腔镜的补救方案,在多学科的支持和配合下,一场气道内的“排险之旅”紧张上演了。
在麻醉科王璐医师的护航下,小儿呼吸内科袁姝华医师选择外径4.0毫米软式支气管镜,经喉罩进入患儿气道,在右主支气管探及异物。此时,两根金属丝样异物嵌入右上叶支气管壁,远端深入右中间支气管,状况不明;使用一次性异物钳钳取金属丝时,牵拉的阻力很大,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丝完全嵌顿在狭小的管腔内,暴力牵拉很有可能会划伤气道引起出血或气胸。
面对这样的情况,袁姝华使用异物钳小心轻柔地不断调整角度和位置,终于在10余分钟后使金属丝大致平行于气管,顺利地将异物整体从气道取出,所有在场的医护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原来,罪魁祸首竟是一根长度为2.5厘米的发光二极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新 新研究:生理压力导致的加速衰老是可逆的
-
小 睡觉时若出现3种异常,建议早做检查,或是癌症到来
-
人 新变异株是否会突破免疫屏障?当前疫情防控热点八问八答
-
小 阴虱是什么?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得阴虱?一文解答
-
外 拉伸课,新一代中产收割机
-
人 “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在网络流传,专家:非常不靠谱
-
澎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是否能注射疫苗?需注意什么?儿科医生解答
-
澎 32岁女子患乳腺癌,38次放化疗后保住乳房并诞下龙凤胎
-
凤 孙俪否认自己眼睛大是得了甲亢:是从小就大的
-
盖 博主周六野自曝患病,因前男友长六颗子宫肌瘤!呼吁女生爱惜自己
-
新 不想被盯着看,她们决定去女子健身房
-
健 男人容易胖肚子,女人容易胖屁股,该如何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