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素可有效抑制早期肺癌发生
本文转自:健康报本报讯 (特约记者杨静 通讯员生星)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范理宏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上刊发中药抗肿瘤论文——首次证实黄芩中含量最高的一类黄酮类物质黄芩素,可通过减少线粒体DNA的释放来抑制炎症驱动的肿瘤发生,从而明确了黄芩素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作用靶点。至此,黄芩“扶正祛邪”不再只是中医学中基于临床经验的宏观论述,而是被从微观层面阐明了黄芩素驱动细胞能量中心——线粒体,进而抑癌抗癌的分子机制。
既往关于肺癌病理机制的研究证实,肺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线粒体功能异常以及炎症反应的过度激活密切相关。一种称为“DNA受体环状GMP-AMP合酶(cGAS)”的物质,负责识别由线粒体释放的DNA,其慢性激活有可能通过I型干扰素驱动肿瘤的发生,但驱动的具体分子过程尚不清楚。
团队选取原位肺癌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评估黄芩素对早期肺癌的疗效同时探寻具体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在黄芩素干预下,小鼠肺癌病灶数量显著减少。通过对小鼠肺组织的转录组学分析,发现黄芩素逆转了癌变过程中组织内氧化磷酸化水平的下降与DNA传感途径的激活。而氧化磷酸化是细胞能量代谢的核心,换言之,能量不足在炎症驱动肿瘤发生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团队进一步利用模型小鼠的胚胎成纤维细胞(MEF)来探究线粒体功能障碍对肿瘤发生的影响,以及黄芩素对致癌作用的逆转。结果提示,两处基因的突变会诱导线粒体DNA的释放,进而激活可促癌的I型干扰素反应。而黄芩素可显著逆转线粒体DNA向细胞质的释放。研究还发现,黄芩素以剂量依赖(剂量越高,效果越明显)的方式,显著抑制了cGASS-TING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炎症驱动的致癌作用。此外,研究人员还找到了黄芩素在cGAS上作用位点的精确位置。
这项研究首次提出中药单体黄芩素可以有效抑制早期肺癌的发生,为中医药治疗早期肺癌提供了新方案;首次阐明了cGAS是黄芩素治疗早期肺癌的作用靶点,为黄芩素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理论依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凤 孙俪否认自己眼睛大是得了甲亢:是从小就大的
-
每 结直肠癌术后进食四大要点
-
人 “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在网络流传,专家:非常不靠谱
-
小 有痛风,觉得脚酸胀,能用热水泡脚吗?一文解答
-
澎 32岁女子患乳腺癌,38次放化疗后保住乳房并诞下龙凤胎
-
英 美国网女红想整成三围逆天版卡戴珊,最近一次整形手术后意外去世
-
盖 博主周六野自曝患病,因前男友长六颗子宫肌瘤!呼吁女生爱惜自己
-
健 男人容易胖肚子,女人容易胖屁股,该如何减肥?
-
新 新研究:生理压力导致的加速衰老是可逆的
-
澎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是否能注射疫苗?需注意什么?儿科医生解答
-
新 不想被盯着看,她们决定去女子健身房
-
人 新变异株是否会突破免疫屏障?当前疫情防控热点八问八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