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面对体内“多余”的东西,不必有多余的担心

2023-05-04 14:14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息肉、结节、囊肿、增生……

面对体内“多余”的东西,不必有多余的担心很多人在体检时,有时会查出各种息肉、结节、囊肿等等,毕竟是身体内长了一些多余的东西,难免会惴惴不安,甚至担心会发展成癌。

那么,息肉、结节、囊肿……这些与癌症有关系吗?

息肉:有一部分会癌变

息肉是人体某个正常结构上赘生的一块“肉”。大多数息肉是良性的,但有一部分息肉会恶变。

不同种类的息肉应该如何治疗?

1.鼻息肉

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证明鼻息肉会癌变,对于病情轻微的鼻息肉患者,可以通过药物保守治疗。

但如果出现影响鼻窦引流的鼻息肉,或者是经药物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的,则需要具体咨询医生。

2.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大体可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其中非肿瘤性息肉占90%,患者一般仅需半年至一年复查便可,不会出现恶变。

在剩下的10%的肿瘤性息肉中,腺瘤性息肉占大多数,需要高度警惕。

当患者符合以下几种情况时,应高度警惕胆囊息肉恶变的可能:

只有一个息肉;

息肉大于1cm;

息肉的蒂较大,基底较宽;

息肉持续观察1年仍在增长;

中年女性,有结石或胆囊炎症状,或存在胆囊癌家族史。

以上这些患者,建议积极手术治疗。

3.胃息肉

约80%为炎性或增生性息肉,约20%为腺瘤性息肉。炎性或增生性息肉的癌变率较低,而腺瘤性息肉癌变率相对较高。

一般来说,胃息肉一旦被发现,都建议取活检,以确定其病理类型。

如果胃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且数目较少,可先定期监测;

如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则不论息肉多少、类型、有蒂无蒂,一定要切除,以防恶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