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谈“狼”色变成为过去式——和专家对话“世界狼疮日”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早筛早诊、规范治疗,预期寿命已接近正常人
让谈“狼”色变成为过去式——和专家对话“世界狼疮日”
N记者 赵倩 通讯员 诸胜涛
医学技术指导:嘉兴市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王宏智
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个让许多年轻女孩闻之色变的名字,由于患者多为育龄期女性,部分患者会有“蝴蝶斑”、反复高烧、周身疼痛等病症,让人苦不堪言,因此,该病一度被大家称为“不死的癌症”。
其实,随着医学的进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完善的病程管理,长期病情稳定的病人,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恋爱结婚、怀孕生子、陪伴孩子长大。
今年5月10日是第20个“世界狼疮日”,其宗旨是提高社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视及关注,提高狼疮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让我们跟着嘉兴市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王宏智,一起正确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免疫性疾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王宏智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往往不单是一个系统受累,而是多系统、多器官受累。“可以理解为免疫系统‘黑社会化’了,开始自我攻击,‘打’到人体的哪个器官,这个地方就会出现炎症,器官功能受损,出现相关症状。”
举个例子,如果免疫系统“打”到了皮肤,就表现为皮肤上的狼疮,出现蝶性红斑、盘状红斑等;如果“打”到关节上,则表现为关节炎、关节痛等;如果“打”到肾脏上,通常表现为水肿、蛋白尿、肾功能异常等。
过去,由于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起病仅一种症状,初期不容易被明确诊断,容易发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患者往往根据初期病症,分散于皮肤科、肾内科、口腔科、眼科等多个科室就诊。但是,一旦患者出现多器官系统受损,以上专科就“照顾不周”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