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心跳呼吸骤停,原是心脏少了一叶“瓣”
本文转自:文汇报
男子心跳呼吸骤停,原是心脏少了一叶“瓣”
新华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联手,助患者重获“心”生 ■本报记者 唐闻佳
59岁男子心跳呼吸骤停,却不知什么原因造成的。连夜送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后,医生发现他的心脏主动脉瓣竟然少了一叶!近日,新华医院急诊医学科、心胸外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不仅为这名患者抢回了生命,还通过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让这一极为隐匿的疾病获得及时纠治,患者重获“心”生。
一个晚上,贺辛(化名)在家中突发咳嗽,自己找了点止咳药吃,但两个小时后咳嗽没减轻,反而咳出了粉红色泡沫痰。120急救车上的贺辛呼吸急促、四肢湿冷,指脉氧饱和度只有46%。
紧急送至当地医院后,就在医生向家属告知病情危重时,突然监护仪上显示贺辛的心跳为0,医务人员立即实施紧急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等抢救措施,并将他收入院治疗。
但贺辛的病情没有好转,神志不清、休克、两肺大片渗出。抱着一线希望,两天后,贺辛深夜转入新华医院,经急诊开放绿色通道,新华医院急诊医学科住院总医师叶嘉炜当即将他收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
在急诊重症监护室里的贺辛,神志不清、发热、休克、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急性肾损伤,医生将气管插管呼吸机、血管活性药物、冰毯冰帽、血流动力学监测等一并用上。当天夜里,他还出现了癫痫。
新华医院EICU葛勤敏主任医师为贺辛进行了仔细查体,发现他竟然有非常典型的体征:心脏主动脉瓣区杂音、水冲脉、枪击音、毛细血管搏动征,以及罕见的Landolfi征(与心搏同步的瞳孔收缩和扩张)、Quincke征(指甲下毛细血管搏动)。进一步分析病情发现,贺辛当时的起病符合急性左心衰表现,病因再次锁定在心源性因素上,可能是心脏瓣膜出了问题。
“奇怪,他的主动脉瓣只有2叶。正常的主动脉瓣应该有3叶。”新华医院EICU计小静医生边给贺辛做床边心超边说。这样的话,一切就解释得通了。贺辛所患的疾病是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随后重度主动脉瓣反流导致了急性左心衰,最终引发呼吸、心跳骤停。之后的增强CT还显示,贺辛并发了升主动脉扩张,直径达到51毫米,非常危险。
不幸之中,贺辛又是幸运的。新华医院急诊EICU立即请心胸外科汤敏主任医师会诊,汤敏当即决定和家属沟通下一步手术。入院后7天,在EICU医护努力下,经积极抗感染、低温脑保护、营养神经、改善心肌代谢、营养支持等支持治疗下,贺辛成功拔除气管插管,脱离了呼吸机,脏器功能指标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平稳的贺辛转入心胸外科监护室。
为保护脑灌注,避免脑功能受二次打击,汤敏还为贺辛制定了非体外循环的微创介入手术方案。在充分的术前准备与评估后,全身麻醉下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开始了。
手术很顺利,复查心脏超声显示患者的主动脉瓣位生物瓣功能良好,主动脉瓣反流消失。接着,贺辛进行了2次高压氧治疗,术后第10天出院。近日,贺辛再次来到新华医院急诊监护室EICU门口,当面向监护室医护表示感谢。很难想象,这位言语流利、活动自如的中年男人此前经历了心跳呼吸骤停的时刻。如今的他,能走能动,能言能语,焕若新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