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一个重点帮扶村的“增收记”

2023-05-10 06:27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易地搬迁后有人打工有人创业

150余人搬下山,外出就业、盘活迁出地资源是重要增收方式

光荣村村委会背后,就是光荣村的易地搬迁安置区。2016年,37户150余名脱贫群众从偏远高山搬迁至这里。如何促进搬迁群众稳定增收,是光荣村面临的另一考题。

安置区内,大部分家门紧闭。“很多都外出打工了。”村党支部副书记赫勒石批介绍,光荣村600多个劳动力,一半左右在家务农,一半外出务工。安置区内大部分住的彝族群众,老家土地远了,增收主要靠外出务工。

脱贫户严者转波家开着门。2个月前,他从广西回家照顾生病的妻子。

以前,严者转波一家4口住在5组高山上,主要种玉米、黄豆。搬下来后,参加了村里组织的技能培训,严者转波外出当起隧道工,两个儿子初中毕业后也跟着干,学塔吊。“隧道工每个月工资6000元以上,塔吊工资收入还要高点,一年可以收入10多万元。”严者转波介绍,因为要照顾妻子,自己一年外出工作半年左右,儿子工作10个月左右,每年还可以拿到1000元的奖励。

“对每年稳定外出就业3个月以上的脱贫户,会有500—2000元的奖励。”祝伟介绍,安置区已鼓励和引导50余人外出务工。

对于搬迁群众来说,外出就业是增收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与此同时,盘活迁出地资源,也是增收方式之一。

从3组搬迁下来的脱贫户吉黑六根住在严者转波家背后。5月5日白天,吉黑六根一直不在家,直到晚上7点才回来。“老家高山养了十几只羊、16头牛、40多头跑山猪,每天都要回去照料。”吉黑六根说。如果算账,吉黑六根的这部分“资产”已达60余万元。

“刚开始也走了很多弯路。”2014年,吉黑六根准备在家发展养殖业,但缺资金、缺技术,养猪失败了。后来,村里送给吉黑六根8只羊,由荣丁镇畜牧站免费提供一对一指导。渐渐地,吉黑六根逐步养到了80多只羊,又开始养殖跑山猪。现在每年出栏一批羊和跑山猪,稳定收入10多万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