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一个重点帮扶村的“增收记”

2023-05-10 06:27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光荣村集中安置区。 受访者供图

光荣村村民正在蔬菜基地移栽菜苗。 受访者供图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燕巧

蹲点

乐山市马边县荣丁镇光荣村是一个彝汉杂居村,彝族群众占比70%,因地处偏远、发展基础薄弱,2014年被列为省定贫困村,2021年又被列入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但“小凉山”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在2022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村集体经济突破100万元,80户350名脱贫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17147元,较2021年增长17.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三分之一。

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重点和难点。“构建脱贫群众持续增收体系”更是今年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之一。

光荣村是如何实现脱贫群众收入稳中有增的?5月4日—5日,记者前往光荣村蹲点采访,寻找增收“密码”。

种菜失败后选择从头再来

引进龙头企业,请来技术人员指导,菜农终于赚钱了

走进光荣村村委会会议室,一张村子的乡村振兴规划图映入眼帘:蔬菜、佛手柑、黄茶、白竹……产业发展情况清晰明了。

其中,蔬菜是光荣村的“头号”产业。5月4日,村党支部书记李易坤和驻村第一书记祝伟正在蔬菜大棚里组织黄瓜采摘。当天,1万多斤黄瓜将被运到峨眉山市的批发市场,根据品相定价4角到1元。“隔两天就可以摘一次,月底开始种番茄。通过种蔬菜,一亩地一年收益近万元没问题。”李易坤说。

但在两年前,李易坤自己都不相信种蔬菜能赚钱。2019年,光荣村争取了8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发展蔬菜产业。村集体建起80亩高山蔬菜基地,但第二年蔬菜刚上市就“吃了瘪”。

“卖不脱。”李易坤说,当时种了几十个品种的蔬菜,但由于缺技术,产量不高、品相差,凌晨两三点到县里批发不掉,又到乡镇菜市场卖,跑断了腿也没见什么收益。到2021年,蔬菜基地产值才10多万元,扣除各项人工费用后是亏损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