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一个重点帮扶村的“增收记”

2023-05-10 06:27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2019年,吉黑六根又跟着李易坤学习养牛。“一头牛都没卖,想多养一段时间,把数量先涨起来。”吉黑六根说,现在自己还想贷款,继续把牛产业做大。

在安置区,像吉黑六根这样在老家发展养殖业的脱贫户还有10户。“村里正在规划建设集中养殖点。”祝伟介绍,另外,每年村里组织两次职业技能培训,对有劳动能力的鼓励外出务工,对留在家里的则指导发展养殖业等,目前全村还有53个公益性岗位,让弱半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

特写

监测户的收入账本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燕巧

“卖猪儿 16040 元,薅苗苗13000元,砍荒16000元,打笋子13100元,摘黄茶1800元,打零工2000元……”5月5日,在光荣村唯一的监测户马黑斌儿家,记者看到了他的收入账本——黑皮笔记本的中间一页,几个字符简单地记录着今年以来的每一笔收入。

以前,没上过学的马黑斌儿并没有记账的习惯。记账,是从养猪开始的。

44岁的马黑斌儿身材高大,但因左眼有残疾,只能干体力活。原本,马黑斌儿在外干隧道工,每个月有6000元以上的稳定收入,妻子就在家照顾5个小孩。2020年底,马黑斌儿突发车祸,家庭收入一下没了着落,“当时看病都要借钱。”

2021年,马黑斌儿被确定为监测户:全家纳入低保,送两头母猪给他家作为长效产业,还帮他申请了一次性救济金5000元用于修猪圈,并鼓励其妻子在村集体基地务工。

2022年,马黑斌儿的妻子还成为村里的保洁员,每个月多了400元的收入。马边县乡村振兴局局长代玺艳介绍,过渡期以来,马边县针对监测户中的弱半劳动力,利用防止致贫返贫基金,开发保洁保绿、护路护水等188个公益性岗位。

在家养伤期间,马黑斌儿则主要以养猪作为收入来源。去年以来,猪价持续低位,马黑斌儿开始记账。“算下刨去饲料成本,究竟养猪赚钱没有。”去年,马黑斌儿卖了10头肥猪,一算下来,赚了一万多元。

今年马黑斌儿身体逐渐恢复。养猪的同时,马黑斌儿带着妻子外出打笋、干零工,光荣村和驻村工作队则帮他联系了沐川的砍荒工作,目前工资收入就有4万多元,马黑斌儿账本上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收入上来了,去年马黑斌儿在镇上买了套沙发摆在客厅,还花3200元买了一台铡草机,不再手动给猪铡草,“要享受也要发展嘛。”马黑斌儿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