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聪明活泼的孩子无端倦怠懒散,要注意这点
刚上初二的小刚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喜欢交际,热心帮助同学,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和文体活跃积极分子。
最近半年,小刚经常独自发呆,上课时心不在焉,下课后完不成作业,与同学们疏远,连平时要好的同学来邀也懒得一起去玩,放学回家就躲进自己的房间,只有吃饭的时候才慢腾腾地出来,见了家里人也不说话。家长以为他学习压力大,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或是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心事,不好意思说出口。可是跟他谈了几次都问不出所以然来。直到期末考试,一向成绩优秀的他竟然有几门功课都不及格,这才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
小刚越发懒散,每天早晨要家人反复督促数次才起床,上学迟到、早退是家常便饭,有时干脆旷课,独自一个躲在僻静处呆坐出神。他越来越懒,一改平时爱讲究的习惯,衣服不换洗,起床不叠被,有时独自一人沉浸在自我之中,直到自言自语、无故微笑……家人才意识到孩子精神出了问题,忙将他送到了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经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孔德荣诊断,小刚确诊为精神分裂症。这种病大多发病于青壮年,青少年多以这种隐匿方式发病,使一个原先学习用功、成绩优异、聪明活泼的学生无端地倦怠懒散,孤僻呆怔,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精神分裂症病人是“疯”了,但是大多数精神分裂症病人并非如此,就像文中小刚那样。
孔院长说:“在临床上,大多数精神分裂症病人起病缓慢且隐匿,诱因也不明显。开始时,病人变得日益孤僻,对周围一切都不感兴趣,对人冷漠无情,甚至对亲人也缺乏感情”。他们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生活懒散,不修边幅,学习成绩下降,工作能力降低,时常发呆,这些都是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状或核心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可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有的说话颠三倒四,并可出现许多古怪的逻辑推理,令人无法理解;有的疑神疑鬼,想入非非,令人费解;有的沉溺于自我世界,时哭时笑;有的冲动伤人、毁物……
孔院长提醒,当孩子出现一系列不正常的症状时,家长不要轻易地以“懒”、“怪”、“不求上进”等简单地加以解释,最好尽早到专科医院诊治,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