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学生村医的到来
在岛上工作有很多不易。医务人员需要24小时值班,居民、游客因为吃坏肚子、皮肤过敏、意外伤害等在深夜就医的情况屡见不鲜;岛内道路曲折起伏,有的坡道非常陡,医生只能把车停在路边,步行爬坡去居民家;医疗物资需要从岛外运来,一次几十箱,船只靠岸后,一个人在船上递,另一个人在码头接。
为了留住大学生村医,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周兆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协调驻地政府,让村医每餐只需付1元钱就可以到政府食堂就餐;安排职工宿舍,每月至少为村医省下1200元房租;考虑到王绍凯的父母不在本市,周兆敬尽力做好人员安排,为他多争取几天假期,让他回家和父母团聚。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等5个部门印发《关于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的通知》。《通知》要求,拿出一定数量的编制岗位招聘优秀大学生村医;加大继续医学教育资源供给,拓宽职业发展空间;鼓励按照学历、执业资格、职称、工作地点等因素在单位内部分配中对大学生乡村医生予以倾斜。
除此之外,在周淳莉看来,随着村医队伍的迭代和乡村一体化工作的推进,村医的岗位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与过去工作在村里、居住在村里的老一代村医不同,许多大学生村医的家庭和居住地位于城镇,无法做到随叫随到。因此,应该明确村医上、下班时间和在岗时长。而这些改变要建立在完善急救体系的基础上,确保群众在夜晚等非村医工作时间病有所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