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高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
本文转自:泰安日报
新泰市实施农村党员档案“清仓见底”行动
全面提高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
本报5月24日讯(通讯员 郗卓)为破解农村党员档案保管不规范、内容不完善、归档不及时等历史遗留问题,新泰市创新实施农村党员档案“清仓见底”专项行动,从审核、存放、管理3个环节精准发力,有效提高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开展起底排查,摸清底数抓基础。新泰市对全市20个乡镇(街道)的村(社区)、两新组织党员档案开展大起底、大排查行动,以党内数据统计为基础,做到“灯塔”党员信息库、党员档案花名册、党支部党员花名册“三个一致”;系统梳理现存党员档案,建立档案信息统计电子台账,逐一登记党员基本信息、档案存放地点等,采取“乡镇+党支部+党员”三级编码、逐人编号的方式,对在册党员档案进行重新梳理编号,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覆盖,为规范党员档案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查漏补缺,分类施策抓规范。新泰市聚焦党员档案是否齐全、发展流程是否规范、人员信息是否准确等重点,制定党员档案审核清单,围绕3个不同时期、5个发展党员阶段,明确6类必须入档材料,梳理13项重点审核内容。该市坚持“能找尽找、应查尽查”“边收集边整理、边审核边归档”的原则,对档案缺失或不完整的,通过外调、函调等方式分类分批查找补充;对多方查找仍无下落的,由乡镇(街道)到入党时所在党组织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明材料,出具认定报告;对发现的不规范问题立查立改,对原则性问题按程序追责到人。该市通过“全面查、严格审、分类找、精准认”四步走,整理规范党员档案3.7万余份。
加强阵地建设,对标对表抓提升。新泰市坚持标准规范、务实管用的原则,研究制定《党员档案室“四规范”建设标准》,推进智慧化存储管档;实行“试点先行、引领带动、逐步推开”三步走工作法,首批选取3个乡镇开展党员档案室提档升级工作,通过现场观摩、座谈交流、集中推进等方式,激发对标对表、比学赶超的工作热情,指导各乡镇(街道)充分整合资源空间,设置档案“库房、查阅、办公”3个功能区,安装手摇移动式档案密集架,同步配备环境监测、安防报警、实时监控等硬件设施,打造党员档案规范化管理新样板。该市共建成高标准党员档案管理场所20处。
注重管用结合,健全制度抓长效。新泰市建立完善党员材料入档、保管、查(借)阅、转接、保密5项工作制度,配备正式党员专职负责党员档案管理工作,严格落实“上岗前培训、离岗后交接”的“双备案”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人员岗位职责、信息利用范围和档案查阅权限,压实工作责任,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每年年底开展一次集中核查,及时将党员考核、评议、奖惩、任免职等相关资料整理归档,确保党员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连续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