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洒雨镇:唱响绿色发展“共富曲”

2023-05-26 00:26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

草木繁盛的5月,漫步在安龙县洒雨镇绿意盎然的茶山上,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这里2.6万亩的生态有机茶园在群山间错落分布,绘成了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的壮美画卷,真是美不胜收。

可是谁会想到,这里茶山的“前身”,有的是荆棘丛生的荒坡,有的是裸露黄泥种植低效农作物的坡地。

“早种茶早致富!”在场坝社区海拔1500多米的下坝田千亩茶山上,经营着70亩“生态茶业示范园”的主人陈庭波,乐滋滋感慨道。

今年52岁的陈庭波,是社区的一名农民党员。他从30岁起开始买卖茶青、开作坊加工茶叶,小打小闹10年没能真正富起来。12年前,他从种7亩茶叶起步,规模年年“涨”,如今已“涨”到70亩,前年还建起了一天可加工出100公斤干茶的茶叶加工厂。今年立夏前,他家加工、销售茶叶以及为乡亲加工茶叶共收入80多万元。更令人惊喜的是,他还与王洪等12名党员能人一道,带动本社区162户农户发展茶叶种植3000余亩,成为当地党员引领农户唱响绿色发展“共富曲”的缩影。

洒雨镇海拔在1197米至1839米之间,平均气温15.9℃,无霜期280天,年降雨1243毫米,非常适宜茶产业发展。之前,当地没有好好利用这自然资源优势,规范发展茶产业,只有零星的茶树,让资源“沉睡”着。

20世纪80年代,当地农民毁林开荒种粮,导致生态恶化。到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杂交水稻的推广,当地农民不但能吃饱饭,而且有部分富余劳动力奔赴沿海城市务工挣钱,但也导致开垦的坡地大部分撂荒。

2011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结合高海拔及坡地等自然资源,确立“以茶兴镇富民强村”绿色发展思路,积极推动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流动到镇里荒山坡地,吸引本地220名党员能人共创办7860亩“生态茶业示范园”。他们采取思想上扶志、技术上服务、茶苗供应上协调支持等扶持方式,带动农户把撂荒地、坡地变成“金山”。

目前,全镇建有1个茶叶加工产业园、1个茶叶交易市场、12家种茶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带动陇松、竜堡两个村级集体及全镇886户农户发展“白叶一号”“中华一号”、黄金芽等8个优质品种生态有机茶园26280亩。陇松、竜堡两个村分别发展村级集体茶园100亩,年收入10多万元。种茶农户年收入4万元到100多万元不等,同时提供灵活就业岗位1.38万个,人均年增收1.2万余元。

“我们持续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效应,今年打算新增茶园3000亩,争取全镇13个村每村都建有村级集体茶园100亩以上,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一谈到新打算,镇长刘帅信心满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