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豆”长成“金蛋蛋”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周宁县通过建基地、育主体、培龙头、促营销,推进马铃薯产业提档升级
“小土豆”长成“金蛋蛋”
眼下正是收获季,周宁县万亩高山马铃薯陆续迎来大丰收。在田间地头,村民们忙着把刚挖出来的新鲜马铃薯分类、装车。
为了把小土豆孵化成全县致富增收的大产业,周宁县依托良好生态资源,深耕周宁高山马铃薯等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建基地、育主体、培龙头、促营销,推进马铃薯产业提档升级。
“小土豆”迎丰收
“这里种植的马铃薯有200亩,预计下月初开始收成,亩产1800公斤以上。”24日,走进周宁县浦源镇溪坪村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白色、淡紫的薯花竞相绽放,丰收在望。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周宁高山马铃薯淀粉、Vc、还原糖、钾和锌等品质指标优于同类,拥有香、韧、糯的绝佳口感,深受客户青睐。
“马铃薯是周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县9个乡镇的农户都有种植马铃薯的习惯。”周宁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郑仙绍说,马铃薯产业发展壮大对农民增收和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周宁县出台《促进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文件,创新推出“垦荒贷”等金融产品,统筹涉农项目资金,在鼓励规模种植、优质高产示范片建设、品种繁育与试验示范等方面发力,持续巩固提升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综合生产能力。
与此同时,周宁县依托马铃薯种植试验基地,总结出适合周宁不同气候类型和区域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重点推广高垄覆膜栽培、马铃薯套种等技术。
种植出“新招”,增产又增效。在七步镇后洋村猕猴桃大棚内,工人们忙着采收鲜薯,一个个如拳头般大的滚圆马铃薯不断从地里“跃”出来,金黄鲜嫩,煞是喜人。“今年我们套种了30亩马铃薯,预计增收近7万元。”薯农黄传融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