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肌少症 增强免疫力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
警惕肌少症 增强免疫力
□ 卜庆萍
不少老年人饱受骨折、肌肉萎缩的困扰,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余生,而这背后是日益增长的肌少症发病率。什么是肌少症,该如何认识它?
事实上,肌少症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肌肉退化现象,指的是骨骼肌量减少、肌力下降和身体功能减退的综合征。通俗地讲,就是因衰老带来的不可避免的肌肉退化,每个老年人都要面对。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针对肌少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只有从运动、营养、药物等方面干预。
调节肠道菌群 可改善肌少症。专家表示,肌少症的老人往往肠道中的菌群发生改变,有害细菌比例远超益生菌。研究中,他们还发现发酵蛋白肽能有效改变老年人肠道菌群,增加益生菌数量,调整益生菌比例。
肠道菌群不仅与肠道相关,还与肌少症这样的衰老性疾病相关。专家解释,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影响身体免疫、炎症、激素水平、营养和维生素的合成等方面,对肌肉产生影响。
“四看”自测法评估患病风险。判断是否肌少症,不是靠肉眼判断胖瘦,需要进行系统检查,测量身体成分、肌肉维度、握力以及步速等指标,来判断肌肉量与肌肉质量,进行综合诊断。专家表示,可通过简单的“四看”自测法,初步判断是否有肌少症。
一看步速。按平日的行走速度行走6米,同时测量时间,如果步速小于1米/秒,需要注意。
二看握力。使用电子握力计,测量优势手握力,测量3次取最高值,男性小于28公斤,女性小于18公斤,需要注意。
三看姿势。坐在约43厘米高、无扶手的椅子上,双脚着地,双手交叉于胸前,背部不贴靠椅背,完成5次起立和坐下动作,所需时间如果大于等于12秒,需要注意。
四看腿围。双手食指和拇指环绕围住小腿最粗的部位,如果测的小腿刚好合适或者比手指转动的小,需要注意。
专家表示,如果有上述多个表现,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检查。
免疫力是晚年生活核心竞争力。老年人要坚持健康为主,进一步加强健康管理意识,做到管住嘴、迈开腿、活到老、学到老、治未病。
管住嘴。顾名思义,注意饮食,不要吃太多太油腻的东西,也不要挑食偏食,多吃蔬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迈开腿。意思是要多运动,锻炼身体各个部位,如散步、太极拳、广场舞等。
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可以让头脑保持清醒和灵活,防止老年痴呆等神经系统退化。
治未病。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可以尽早发现潜在健康问题,防止疾病恶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