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秸秆综合利用揽金300余万元

2023-05-30 07:28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襄阳日报

襄城:

秸秆综合利用揽金300余万元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霜 通讯员董美丽 周向华)5月29日,记者从襄城区了解到,该区夏粮抢收工作目前已顺利完成。与此同时,在今年“三夏”生产中,该区发挥龙头企业和新兴经营主体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在实现环境保护的同时,让一根根小秸秆变身“黄金草”,为农户增收300余万元。

连日来,随着夏粮抢收工作的完成,40多台秸秆捡拾打捆机驶入收割完小麦的田地里,投入紧张的劳作。

“一台秸秆捡拾打捆机一天可打捆约500亩地的秸秆,这些堆积如小山般的秸秆将送到区里专设的收储点临时存储,之后再根据各地的订单,一部分卖到养殖厂作为奶牛的饲料,一部分成为工艺品的原材料,还有的会当作燃料卖给发电厂。”对于秸秆打捆回收再利用,襄城区卧龙镇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主任敦士勇如数家珍。

襄城区卧龙镇村民介绍,秸秆集中回收,村民不仅可以将精力投入到粮食的晾晒、归仓等重要环节中,还能增加一笔额外的收入,光是把秸秆卖给合作社,一亩地就能增收350多元。襄城区强英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当地有名的粮食种植合作社,从2017年起,就尝试从一根根小秸秆中寻找经济效益:优质的长稻草在精加工后以900元/吨的价格销售给酒厂,每年能出售约500吨;一般质量的稻草编织成草绳和草帘,销往全国各地,用于大棚和花卉过冬的保暖防护;粉碎的短稻草加工成牛、马、羊的精饲料,销售给奶牛场,每年能出售5000吨。合作社把一堆堆秸秆“变废为宝”,做成了一条条沉甸甸的产业链。

襄城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区积极探索秸秆多元循环利用模式,推广秸秆综合利用,以“用”促“禁”,从过去“粉身碎骨”埋了,逐步变成现在“吃干榨净”用了,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据初步统计,今年该区通过捡拾打捆秸秆,对秸秆进行回收再利用,可产生经济效益300余万元,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收的双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