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养“蛭”志生金

2023-06-02 03:04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踩着田埂上一摊摊螺蛳壳,刘宏对慕名前来学习的外地村民讲授着投放活体螺蛳的诀窍。前不久,他把培训班从室内搬到孵化基地和水田。从捕捞种苗时间、天气、进入产卵池,再到泡沫箱内孵化时间温度、投饵养殖……他细致地一一讲解,学员们边听边记,被深深吸引。

培训班是传经送宝的阵地,自从成立了水蛭养殖专业合作社,他已举办82场次750余人次的技术培训。每次培训,学员们问题不断:大螺小螺与水蛭大小如何匹配、投放螺蛳和水蛭遵循什么密度标准、水蛭与水稻怎样共栖共生、水蛭养殖与其他水产养殖怎么进行周期比较、效益测算和混养套养……他总是耐心地细细讲解:“我可以反复解说、演示,只要你们记住就好。”

对于未来,他满怀期待:“养殖需要技术支撑,不仅要成为行家,还要成为专家。虽然我们已经建设了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时观察养殖基地环境、水位、降雨量等信息,实现远程诊断,但这还不够,未来还要建立培训教室、实验室,研究工厂化养殖,采用精细化管理、高密度养殖!”

兴村记

宋勤是最早跟刘宏学养殖的邻村人。这天,他来找刘宏来咨询水蛭销售。

“你把水蛭晒干,按标准打包好。上春时我就和几个商家签了合同,你有多少尽管拿来。”一起来咨询的十几家自养户,听到这话,安了心。

自“池州市牌楼宏丽水蛭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刘宏就一直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进行灵活经营。对于自养户,从原料到产品都由合作社包采包销。比如宋勤,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自从养殖水蛭后,如今年收入已经超过20万元,家里不仅建起了新房,还通了互联网,学会了网上查阅资料。

佳山村委会会议室内,村委正围绕300亩流转土地的投资经营安排,你一言我一语商讨着。刘宏掷地有声:“首先要保证流转来的田地按照不低于流转给种植水稻多一倍的流转金,也就是400元一亩兑现给农户的承诺,若达不到标准,我来想办法!我们不能落下一户乡亲,不能出现返贫现象,对没有入社又没能力自主养殖的农户,可以重点安排在合作社就业,让他们领取工资,改善家境。这几年,我们已经吸收30多人进社就业,以后还会坚持下去,谁家遇到天灾人祸或特殊困难,我们一定会及时关注、及时帮扶。”话音刚落,掌声响起。

近年来,佳山村不仅村集体经济大大改善,农户家条件也大不一样。走进佳山,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村内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不仅实现了水泥路组组通,而且增添了绿化带、健身娱乐设施、图书室等,这些都是过去不敢想象的。

刘宏水蛭养殖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省内外慕名前来取经的养殖户超过200户。

“唯有扎实苦干,不负乡亲,不负期待!”“蛭绘人生”是刘宏对自己创业经历的诠释。他正以一个现代职业农民的身份,诠释着“农村是一片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信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