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赫山区乡村振兴内生活力蓬勃焕发

2023-06-02 07:27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益阳日报

美丽屋场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相融相长

赫山区乡村振兴内生活力蓬勃焕发益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曹灿 通讯员 郭轩 崔若灏)赫山区衡龙桥镇筒车坝美丽屋场游人如织,岳家桥镇石坝口村露营基地烟火气升腾,新市渡镇自搭桥游乐场成了亲子出游好去处……火热夏日,赫山区已建成的85个美丽屋场处处生机盎然。因地制宜做好结合文章,让美丽屋场建设与产业发展碰撞、融合,互相促进,或发展庭院经济,或做强文旅融合,或布局特色产业,赫山区正以多元整合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2022年开始,赫山区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坚持用好“群众的脑、专家的手”,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出台《美丽屋场创建工作方案》,规范建设模式、区域和方向,创新探索“1+6”美丽屋场建设模式。

为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每个村在启动美丽屋场建设前,成立由党员、乡贤为代表的屋场建设管理委员会,做好自主筹资、自行建设、自我管理等工作。规范建设资金来源,按照政府奖、群众筹、社会投各占三分之一的原则筹资,即政府以奖代补占三分之一,群众投资投物、投工投劳占三分之一,乡贤助建捐资占三分之一,确保不新增村级债务。建设过程中,管委会充分吸纳本土的能工巧匠,组建施工团队,注重保留山水田园自然物景,融合本地风土人情,利用红砖、青石板等农村常见元素,确保不大拆大建、不千篇一律。美丽屋场建成后,管委会定期召开屋场会,牵头制定相互监督、共同遵守的屋场公约,组建志愿服务队认领公共区域,常态化开展卫生保洁、管理服务,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美丽屋场建管长效机制。2022年,该区建成85个美丽屋场。

今年以来,赫山区进一步做好美丽屋场与产业融合文章,按照“一镇一品”发展思路,结合“一主五特”产业布局,充分融合各村主导产业、人居环境、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特色优势,实现屋场建设提质升级,着力将每一个屋场打造成“五大振兴”的浓缩版,实现以美丽屋场撬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反哺屋场建设的良性循环。

衡龙桥镇樟树咀村建成筒车坝美丽屋场,展示筒车的演进历程,弘扬传统农耕文化,并通过“美丽屋场+庭院经济”组合发力,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黄桃村”,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该镇以筒车坝美丽屋场为核心,辐射樟树咀、高家桥、黄土坑村周边农户200余户,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坪隙地,栽种桃树80亩。辅之以品种优化、延长挂果期等举措,村里黄桃亩产值达到5万元。根据规划,屋场范围内的黄桃种植庭院经济产生的经济效益40%归农户所有,60%作为屋场后续管护资金。

岳家桥镇则利用堤卡子村和石坝口村美丽屋场,串联打造研学基地、露营基地、健身步道、木槿花基地等,走起文旅融合发展路子。目前,该镇已投入10余万元,打造了“重走长征路”红色研学基地,吸引了镇域内1000多名中小学生来开展研学活动。集帐篷露营、垂钓娱乐、户外烧烤于一体的蓝色港湾露营基地,自4月27日以来,已承接各单位工会活动5次,接待散客约1200人次。

新市渡镇融合屋场文化,将乡风文明与屋场建设有机结合,制定村规民约、屋场公约、家风家训,多次在自搭桥村和油麻潭村美丽屋场开展乡风文明、移风易俗宣传,举办“最美系列”评选活动,让美丽屋场成为群众的文明“能量场”。同时,利用屋场周边空地,增设游乐、烧烤、休闲等设施,打造户外亲子乐园,让群众有了休闲好去处。

作为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赫山区正以美丽屋场为基础,因势利导,串点成线,以点带面,全面开花,持续支持镇村发展庭院经济、采摘经济、露营经济、夜经济、旅游经济等,不断探索打造更高颜值、更好“钱”景、让群众更满意的美丽屋场,加快实现从美丽屋场到美丽乡村,到美丽乡镇,再到美丽赫山的迭代升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