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患者,特医食品要迈哪些坎
本文转自:健康报
行业观察
贴近患者,特医食品要迈哪些坎本报记者 高艳坤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医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我国特医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如何,面临哪些问题?近日,记者对行业专家和相关部门管理者等进行了采访。
产品需求不可小觑
“大部分慢性病患者同时伴有营养不良,在疾病治疗前、中、后期都需要营养支持,特医食品常常是不可或缺的,其功能是普通食品不能替代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说。
以肿瘤患者为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石汉平等专家开展的相关研究显示,营养不良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60%~70%的肿瘤患者可以在临床上判定为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严重影响肿瘤治疗效果,增加并发症和死亡率,使得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
对一些代谢障碍引发的罕见病患者而言,特医食品的供应更是至关重要。就氨基酸代谢缺陷症而言,该类疾病患者不能食用任何包含氨基酸的天然食品,如肉、蛋、奶等,因此需要将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食品作为日常饮食终生食用。据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所长蔡威介绍,仅该类疾病的全国患病人数就多达几十万。
此外,一些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婴儿,因出生时尚未发育完全,出生后需要特殊的营养供应。其消化系统无法吸收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整蛋白(乳蛋白),需要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食用特医食品。在前不久召开的北京市早产儿系统化管理培训会上,与会专家表示,我国早产儿出生率约为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