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前屋后巧变“增收园”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庭院方寸地 致富钱袋子
房前屋后巧变“增收园” □本报记者 阿妮尔 通讯员 曾令刚
“别小看我这菜园子,紫皮蒜,再加上深秋白菜,算下来一年收入有3万多元吧,村里还给争取了补助。”说起庭院经济,兴安盟突泉县突泉镇大营子村村民郑俊芳侃侃而谈。
庭院紫皮蒜,百姓金饭碗。大营子村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把发展壮大紫皮蒜产业作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按照脱贫户每亩3300元和普通户每亩3000元的标准,实施庭院经济奖补。
大营子村还成立紫皮蒜专业合作社,为庭院种植户提供蒜种调配、田间管理和市场销售等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同时,坚持紫皮蒜种植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方向,积极探索高效农作物轮种,形成“蒜+菜”种植模式,稳步提高产出效益。
紫皮蒜年年都能卖出好价钱,蒜农的种蒜热情更加高涨,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增加。今年,大营子村128户农户种植了紫皮蒜,面积达260亩,产值可达200余万元,小蒜头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不仅是大营子村,庭院紫皮蒜种植已经推广到了突泉县的3个乡镇24个村,全县种植面积达到7500亩,紫皮蒜已成为突泉县庭院经济“当家菜”。
刨坑、撒籽、覆土、踩实……突泉县九龙乡长春岭村脱贫户李友海今年在自家菜园里又种了鲜食玉米。
“去年我这小园子就见到效益了,秋天的时候还不愁卖,真是不错。”李友海笑呵呵地说。
如何让有限的土地资源产出更大的效益?近年来,突泉县九龙乡因地制宜,在调优种植业上做文章,引导农民以庭院为载体,积极发展鲜食玉米种植,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今年,九龙乡种植鲜食玉米1700亩,预计亩均增收1500元。
为解决鲜食玉米销路问题,九龙乡与突泉县佳禾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洽谈对接,将鲜食玉米加工项目落户在九龙乡。该项目投资1000万元,建设2000平方米保鲜库和速冻库各1座、500平方米加工车间1栋,是集储存、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生产工厂。
“为保证玉米口感香甜,营养不流失,玉米当天就从基地运到加工厂,我们从源头保证了鲜食玉米的品质。工厂生产的鲜食玉米主要发往广东、上海、温州等地。”突泉县佳禾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慕宇雷说。
截至目前,突泉县188个行政村全部发展庭院经济,培育庭院经济示范村26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八 新冠感染高峰又至,但人群感染率未知,每过半年就要感染一次吗?
-
小 吃红枣等于吃“毒药”,红枣到底能不能吃?吃法很重要
-
深 救命啊!怎么才能让蚊子去咬别人?
-
小 补钙的最佳方式不只是牛奶,还有这3种便宜又高效的做法
-
财 发烧、流鼻涕、喉咙痛,但不是新冠!又一种呼吸道病毒在美国肆虐
-
小 山东人的身高全国最高?除了遗传基因,也与3点饮食习惯相关
-
上 抗癌药物严重短缺,美国“低头”:允许进口齐鲁制药一款化疗注射液
-
小 女性喝咖啡,究竟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了解下
-
每 进口“减肥针”要来了?国内申报获受理,马斯克曾带货:一个月减重18斤…
-
关 自制清汤锅底这样选择
-
财 3.2亿元反垄断罚单,能解多少“短缺药”的燃眉之急?
-
小 红薯可消灭98.7%的癌细胞,是真的还是假的?一文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