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妈妈,我的抑郁不是看电影得的”

2023-04-11 11:49:28 来源: 财经大健康

在和女儿断联十天后,胡丽实在放心不下,决定到学校去看看。女儿说在那不开心,想回家。回家以后,女儿拿着胡丽的手机,把介绍入校的朋友和校长都拉黑了。胡丽没有阻止。

在发现女儿抑郁后的半年多的时间里,胡丽都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沟通。直到赴北京看病时,女儿已经无法正常上学。经过40天的住院治疗后,女儿的症状有所好转。出院后继续服药,不定期在线上远程预约心理治疗。

“到现在,儿童抑郁症都很难有系统、完善的心理治疗。”一名专注儿童心理健康的三甲医院医生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感慨,“在大部分医院里,能把疾病诊断准确,能调准药就不错了。”

在儿童抑郁症的治疗体系中,改善康复环境,也就是改变父母,仍然是个难题。至于参考国际经验和学校建立连接、让老师也能参与到治疗中,基本属于空白。

三年过去了,胡丽女儿的测评结果还是重度抑郁,仍然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生活。即便如此,胡丽的心态已经非常坦然,“如果五年、十年她能有所好转,我就很满足了,只要能健康的活着,其他都是小事。”

张晓鸣医生小贴士:

如何更早发现孩子的情绪问题

一、关注情绪

闷闷不乐、愁眉苦脸;心烦、焦躁不安,发脾气;身体不适。

二、关注想法、认知功能

自卑;注意力不集中、脑子反应慢、记性差,学习成绩下降等情况。

三、关注行为

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做事兴趣缺乏,精力不足;入睡困难,早醒,食欲不振;比较严重的孩子会有自伤、自杀的行为。

有一些细节,说明孩子在向你求助了:

情绪管理方面:心情不好,心烦

身体感觉方面:头痛、头晕,腹痛,查不出器质性的问题。

人际关系方面:在学校人际关系紧张,容易和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在家不与父母交流,经常和家长发脾气

在校学习方面:厌学、注意力不集中,完不成作业

日常行为方面:失眠,噩梦,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兴趣减退,精力不足;自伤、自杀行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