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治疗咳嗽10法,值得学习

2021-07-31 08:40 来源: 经方学堂

给予抗生素及扑尔敏、氨茶碱等药治疗, 然气喘不见缓解。

喉中痰鸣, 痰不易咳出。

并伴有纳呆, 胸闷, 腹胀, 烦躁不安, 小便短赤, 大便不调等症。

舌象:舌质偏红, 苔白厚腻, 脉来滑数。

辨为:湿热羁肺, 积而生痰, 痰湿上阻, 肺气不宣, 因而发生喘咳。拟芳香化浊, 清热利湿, 宣肺平喘为急务。

方用:甘露消毒丹合三仁汤加减。

药用:

浙贝12g, 菖蒲10g, 射干10g

白蔻仁10g, 茵陈10g, 滑石12g

藿香8g, 杏仁10g, 薏苡仁12g

黄芩6g, 栀子8g, 通草10g

桔梗10g, 厚朴12g, 前胡10g

紫菀10g

嘱服7剂。

服药后, 咳喘明显减轻, 夜能安卧, 胸满不发, 再服7剂, 咳止喘平。

两肺哮鸣音及湿啰音全部消失, 血象恢复正常, 诸恙皆瘥。

按:肺居于上, 为相傅之官, 有治节之能, 为五脏之华盖, 其性清属金而主一身之气。

肺畏火, 叩则鸣, 最忌痰、湿等有形之邪气而使其宣降不利。

本案气喘而身热不扬, 纳呆、胸闷、小便短赤, 舌苔厚腻, 脉来滑数,

反映了湿热挟痰浊之邪上阻肺气之象。

治疗之法, 宜清利肺湿热, 芳香化浊为主。

用方为甘露消毒丹合三仁汤加减:方中茵陈、滑石、薏苡仁、通草、黄芩以清气分之湿热;杏仁、射干、贝母、桔梗、前胡、紫菀宣利肺气, 化痰平喘;肺主一身之气, 气行则湿化也, 藿香、白蔻仁、菖蒲芳香化浊, 悦脾行气。诸药配伍, 对湿热壅盛等证, 用之则每获良效。

刘渡舟教授师古而不泥古,对《伤寒论》研究精深,尤精于呼吸系统疾病,在呼吸系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看完刘渡舟教授治疗咳嗽十法,您是否有所收获呢?

欢迎您在文末留言,与大家一同探讨,有所收获。

来源:经方学堂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