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玉屏风散的剂量是黄芪+防风=白术

2021-08-18 15:29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治风者,不患无以祛之,而患无以御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邓老用玉屏风散治疗气虚,气不固表的自汗、盗汗,和体弱表虚易患感冒之患者,有一个重要的比例就是:黄芪+防风=白术。

玉屏风散

治疗表虚自汗的玉屏风散出自《丹溪心法》,这是中医所公认疗效确切的名方。方剂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功能益气固表止汗。其中用黄芪益气固表为君,臣以白术健脾,合君药以资气血之源,佐以防风走表而祛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散邪,三药合用,托里固表,使玄府闭合有度,故能治疗表虚之自汗。这犹如一屏风护卫于肌表,故得玉屏风之名。

我体会此方不但能治自汗,一些盗汗属气虚者亦适用。临床上常用汤剂,根据个人经验,其用量为:黄芪12g,防风3g,白术15g。

我认为,其组成分量比例颇需研究,较为重要的有两点:

其一,防风用量要少于黄芪,这是根据东垣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之说,又因防风为疏散之品,汗证不宜多用,与黄芪相配达相畏相使之目的便可;

其二,白术的量须是黄芪与防风之和,这是根据“发在芪防收在术”之意,一走一守,达表“实卫”。

曾有一例自汗盗汗之患儿,治以玉屏风散,稍效,后因药房缺白术,找余商量,因我不在,另一医建议用苍术代之,结果大汗淋漓,这是不明方义,不知苍术辛燥发汗,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之过,只走不守,发散不收,故汗水淋漓!

临床上运用时,若见自汗盗汗兼阴虚者,我喜用玉屏风散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g,或加浮小麦、糯稻根各30g;若汗出特多者,则加麻黄根10g。至于纯阴虚之盗汗,我认为当归六黄汤往往效如桴鼓,此处只言玉屏风,故不赘述。

玉屏风散不仅能治汗,而且能预防外感,对于体弱表虚易患感冒之患者尤为适宜。我曾建议某中医院按上述比例制成玉屏风散,每用10〜20g水煎服,每天1剂,服半月至一月,以取代丙种球蛋白以治容易感冒之患者(该地喜用丙种球蛋白成风),这既可发扬中医特色,又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更可避免染上某些难治之疾,何乐而不为?事后了解,据说有相当好的效果。其建议实受启发于蒲辅周玉屏风散预防感冒之经验,蒲氏认为此散用三至五钱即可,用量过重有胸闷不适之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