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饮食禁忌

2021-11-15 10:59 来源:明珠号 小涵健康

冬季寒冷,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而每年的这个时候,“仅靠饮食调节就能降胆固醇”“他汀类药物不能长期吃”等相关健康流言也打着“提醒”“偏方”的幌子开始在社交媒体“热传”。

1.“三高”人群不能吃蛋黄

流言:

凡是胆固醇高的食物,“三高”人群都应该远离。因此吃鸡蛋时只能吃蛋白部分,不能吃高胆固醇的蛋黄。

真相:

蛋黄中确实含有较多胆固醇,一个蛋黄胆固醇含量可达280毫克左右。但大部分人群膳食来源的胆固醇(比如来自蛋黄),不会直接影响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是受遗传基因和代谢因素的影响,人体对膳食来源胆固醇的吸收,以及胆固醇对血脂的影响,不同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和《美国居民膳食指南2015》都取消了之前的饮食胆固醇限量(300毫克/天),认为没有证据表明饮食胆固醇多一些会导致高血脂或心脏病。

蛋黄富含优质蛋白、单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B1、钙、锌等营养素,其整体营养价值远超蛋清,是蛋类营养的精髓。

2.银杏叶泡水喝能降血压

流言:

银杏叶不只是美景的点缀,药用价值也非常高。把新鲜银杏叶泡水喝,可以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真相:

虽然2020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记载:银杏叶具有“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但这类药物主要是用于淤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偏瘫等(比如老年人手脚麻痹、四肢酸痛或者因为脑部血流减少导致的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并不具备降血压的作用。而且银杏叶泡水喝很危险。因为银杏叶生品内含有大量有毒的银杏酸,且银杏酸为水溶性成分,直接泡服可引起阵发性痉挛、神经麻痹、瞳孔放大、过敏等毒副作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